若不是林賢輝主動介紹,你很難從他的音調中聽出他是一名印尼人。這位來自雅加達的小伙子本名叫Aaron,會講一口流利的中文,曾在安徽大學留學,“林賢輝”是他給自己取的中文名字。
他與中國的緣分不止如此。回到家鄉后,他成為了京東印尼的一名業務主管,負責雅加達西部地區的配送工作。
“我曾在中國留學,在上海工作過,中國電商配送效率很高,現在我把中國電商的物流技術和標準帶回國內,就是想讓大家有更好的消費體驗。”
印尼作為“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成為不少中國企業拓展海外業務,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點。
以京東印尼為例 ,短短三年時間,京東印尼為印尼本地提供了超過5600個就業崗位,物流服務覆蓋超過400個印尼城市,將當地物流配送效率提升至“中國速度”,不僅有效改善了當地的網購體驗,更將中國電商的先進模式和標準推廣到了印尼市場,為中國和印尼的商貿交流搭建起了重要的橋梁。
印尼小哥跑出“中國速度”,模式出海收獲雙贏
盡管“千島之國”的地理特性加大了布局物流網絡的難度,但印尼消費者還是享受到了電商企業在印尼打造的“中國速度”。
2018年12月12日,印尼消費者Lani在早上8點58分就收到了京東印尼小哥送來的包裹,她是當天零點在京東印尼上下的訂單,沒想到早上剛起床,快遞就到了。
對于“中國速度”,配送員Rachmat Sofian也深有體會。今年33歲的Rachmat Sofian曾是網約車的司機,如今是京東印尼雅加達的一名高級配送員。從普通快遞小哥到高級配送員,他只用了半年的時間。擔任京東印尼的配送員后,他經常騎著摩托穿梭于大街小巷,雖然辛苦,但他十分熱愛這份工作。“一年多的時間,工資增加了30%,在這里工作我會看到更好的前途,家里有三個小孩,我要為他們努力工作。” Rachmat Sofian有著陽光般的笑容。他說:“以最快的速度把包裹送到客戶手里,就是最大的滿足。”
自2018年京東“分鐘級”配送服務在印尼上線后,消費者下單后最快可在一個小時之內收到包裹。而京東在中國推行這種配送服務至今也不過一年的時間。
這得益于“京東模式”在印尼的落地生根。眾所周知,優質的物流配送服務是京東進擊電商市場的撒手锏。2015年,京東即開始在印尼獨立建站并搭建物流基礎設施。曾參與印尼電商平臺籌辦的劉園見證過京東印尼的“第一單”,他說:“剛來到印尼時,我們什么也沒帶,但我們有底氣,因為背后有京東成熟的物流平臺技術和物流標準,復制過來就可以用。”
截至目前,京東印尼的配送服務已經覆蓋了印尼7大島嶼、483個城市和6500個區縣,85%的訂單能在印尼全境實現24小時之內送達,98%的訂單能在雅加達地區實現24小時之內送達。2018年8月,京東印尼還在當地完成了大件直送模式的搭建,大件商品將由獨立的運輸團隊直送。
京東印尼的女配送員
創造5600多個就業崗位,文化相融讓合作走得更遠
雅加達京東印尼倉庫的分揀員Kristina畢業于印尼諾曼林基督教大學。這三年,Kristina的薪水平均每年增長12%,高于當地平均收入水平。Kristina 說:“京東在印尼發展很快,三年前我們這個倉庫面積才300平方米,現在達到了10萬平方米。我的中國老板很棒,能學到很多東西,我很滿意!家里的摩托車也是從京東買的。我和家人都喜歡用京東,因為送貨很快!”
截至目前,京東印尼已為當地提供了5600多個崗位。除傳統崗位之外,伴隨著中國電商技術的出海,一些全新的崗位也對印尼求職者敞開了大門,比如無人機飛服師。
2019年1月,京東物流無人機首次試飛,為印尼爪哇島當地一所小學運送了教育和體育用品等捐贈物資。擔任此次試飛項目的無人機飛服師正是一位印尼人Asha wadya saelan,他說:“印尼人口2.6億,分布在17,508個島嶼上,無人機不僅加快了傳統物流難以到達的地區的運送速度,還能提高成本效益。最重要的是,它對環境更加友好,與傳統的公路、火車或航空運輸相比,無人機運輸對環境的影響最小。我相信有一天,無人機運輸將在印尼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
種種進步離不開“拓荒者”們的努力。回想三年前踏上印尼這片土地到帶有中國模式和標準的電商服務在這里生根發芽,京東印尼創新項目負責人龐玉婧感慨萬千:“我們是一群在異國他鄉的創業者,很多時候都覺得是在拓荒。當看見京東無人機第一次降落在爪哇島,給孩子們帶來巨大驚喜時,我落淚了……”像龐玉婧一樣在印尼工作的中國籍京東員工約有70余名。在他們看來,中國電商出海背后,是”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更是民心相通。
京東物流無人機在印尼爪哇島完成首飛
電商標準出海,搭建可持續發展模式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主流互聯網企業積極布局海外市場,但這個過程并非都是一帆風順。例如,章魚掌柜從北美和新加坡兩個市場切入,希望通過微信撬動海外華人消費者的商業嘗試,不到半年的時間便落下帷幕。
擺在中國企業面前的一個難題是:如何根據海外市場的土壤搭建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京東在印尼的實踐可窺一二。中國電商出海已經進入了第三階段。1998年至2013年,跨境電子商務初期應用多是“貿易黃頁”式商品信息展示,收取商家會員費和廣告費,為電商出海的1.0版本。2014年至2016年,中國電商進入2.0版本的服務出海,海外倉、國際物流、金融、外貿等跨境電商服務商紛紛崛起,跨境出口電商產業生態形成。2016年至今,中國電商出海進入以技術方案和標準出海為特征的3.0升級版,其關鍵在于先進基礎設施和標準的引領,加上成功的本土化策略,京東印尼很快將京東在國內的成功經驗和模式復制到了印尼,并因地制宜地做出調整。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表示,本地化很重要的結果,就是跨境電商的生活化。從“一帶一路”的數據可以看出,京東印尼已經融入了當地民眾生活的一部分。
截至目前,京東印尼覆蓋了3C、家電、消費品、生鮮、服飾等19個品類的商品,SKU數量超過200萬,擁有本土用戶超過2000萬。
不少中國的優質商品和品牌借助于京東印尼這個渠道被印尼消費者所認可。在京東平臺上熱銷的中國數碼配件品牌倍思就是一例。自2018年通過跨境電商引入印尼后,倍思因良好的質量和高性價比受到印尼消費者追捧。去年11月,倍思在京東印尼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47%。
據京東印尼跨境電商的負責人張紅美介紹,整個印尼的電商營商環境越來越好,這加速了中國品牌出海的進程。在去年的11.11和雙12大促中,京東印尼跨境電商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同比增長分別達近46倍和近400倍,增速迅猛。
另一方面,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國技術、中國方案、中國標準“走出去”成為了未來發展重點。2018年東南亞首家無人超市“京東X無人超市印尼PIK店”投入運營,人工智能、物聯網、生物識別等技術為印尼消費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購物體驗。
通過本地化運作,京東印尼在當地輸出了中國電子商務技術、供應鏈服務能力、商業模式和標準,并帶動更多中國商品、中國品牌、中國企業“走出去”,為我國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提供了有力推動。
京東X無人超市印尼PIK店
京東印尼只是“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一個縮影。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表示,“一帶一路”是我們國家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點之一。2018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8.37萬億元,增長13.3%,高出全國整體增速3.6個百分點。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持續走深走實,行穩致遠,越來多以京東印尼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將在這一發展進程中貢獻自身力量,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而今,隨著電商消費逐步進入印尼消費者的日常生活,與Aaron、Rachmat Sofian、Kristina、Asha wadya saelan一樣,越來越多的印尼年輕人加入了電商行業之中,承擔著電商運營、倉庫管理、物流配送、無人機飛服師等工作,他們的辛勤工作則會讓更多消費者體驗更便捷流暢的購物體驗,享受 “中國服務”。
責編:紀愛玲、張嘉誠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