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奇妙夜、夜間海河游船、西安“大唐不夜城”……隨著天氣轉暖,“夜游”成為了中國內地游客的“打卡新模式”,“點亮”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別樣體驗。
2019年“五一”小長假臨近,相關“夜游”產品成為預定的熱門旅游線路。
2019年3月,中國旅游研究院聯合多個部門和機構發布了夜間旅游系列研究報告顯示,僅2019年春節期間,夜間消費占消費總額比重接近三成,而夜游消費又占了夜間消費的三成。夜間旅游已成為旅游目的地夜間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夜游更能讓人靜下來,充分感受當地文化的別樣風情。”剛結束為期8天絲路游的意大利華僑陳炳南對于夜游敦煌回味無窮。他說,夜幕降臨,觀賞沙洲夜市的文創產品,以及敦煌市區街道沿途的絲路標識,都有著不同于白天的神秘意境。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推進,中國西部文化旅游業迎來井噴式增長。蘭州大學社會與經濟發展研究評價中心助理研究員寇星亮分析稱,夜間旅游的興起是城市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產物,它既不同于狹義的“夜晚旅游”,也不能簡單地將其等同于旅游資源的夜間開放,它更側重于有針對性地對本地文化旅游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并設計適于夜間的旅游產品。
寇星亮說,西部地區旅游業受季節限制淡旺季明顯,如何在保護當地文化資源的前提下充分、有效地挖掘既有資源,成為西部旅游業發展的空間所在,“夜游經濟”是一種值得探索的發展路徑。
“并不是任何城市都適于發展夜間旅游。”寇星亮坦言,如何在煥發傳統旅游資源活力的同時,創造新的夜間旅游產品,并形成品牌效應、產業集聚效應和持續發展效應,這對于地方政府和市場主體來說都面臨諸多挑戰;另外,夜間旅游對城市交通建設和安全出行都提出了更高的治理要求。(記者 丁思)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