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德國政府經濟高參:中國經濟增長將帶動全球經濟復蘇

            2019-04-16 10:19: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柏林4月15日電 (彭大偉 耿卓)針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及其與德國和世界經濟的關系,德國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克里斯托夫·施密特和該委員會兩名成員15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采取的減稅降費等穩增長政策不僅將帶動本國經濟成長,亦將幫助全球各國對抗經濟疲弱,加快復蘇。

            資料圖為在建的高樓。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 資料圖為在建的高樓。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

              德國經濟顧問委員會由德國總統任命的五位經濟學家組成,其每年11月發布的經濟預測報告具有相當高的權威性,被德國政府和各方所看重,故民間又稱其為“經濟五賢人”。

              15日,該委員會主席施密特和委員會成員彼得·容根、拉爾斯·費爾德在柏林與中國社會科學院代表團進行交流后接受了中國媒體的采訪并回答了中新社記者有關提問。

              4月以來,全球多家知名金融機構和國際組織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更是在下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的同時“逆勢”上調中國的增速,此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所僅有。

              談及這一現象,拉爾斯·費爾德表示,IMF上調中國經濟增速預期,主要是考慮到中國實施的減稅降費等穩增長政策將帶動經濟成長,“我們認為前述政策給中國經濟成長帶來的積極變化,也將幫助世界各國對抗經濟疲弱”,而隨著國際貿易爭端逐步趨向化解,“總體來看,世界經濟將獲得更為強勁的增長”。

            資料圖為銀行工作人員清點貨幣。中新社記者 張云 攝 資料圖為銀行工作人員清點貨幣。中新社記者 張云 攝

              談及中國今年以來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的舉措,3月底赴華參加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彼得·容根注意到,本屆發展高層論壇開幕前夕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在出席論壇的各國政商學界精英人士中獲得了非常高的評價,“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決定。”

              當被問到中德兩國今后應如何圍繞“一帶一路”倡議擴大合作,施密特認為,雙方坦誠對話、積極交流非常重要,同時科技合作應當扮演一個突破口。

              “顯然,開展對話是建立對雙方都有益的合作關系的路徑所在。”施密特表示,通過雙向投資,無論德國企業在華發展還是中國企業在德發展,都將帶來兩國間不同創意和視角的相互流動,最終使雙方受益,“因此開展科技合作是一個很好的主意。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到的是相互保持公平和公開。”

              “五賢人”同樣關注到中歐、中德在非洲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的潛力。容根指出,當今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六個國家中,有五個都位于非洲,“因此在這一領域,中國和歐盟之間一定存在合作的空間。而這種合作不僅同時符合中方和歐方的利益,并且有望形成合力,幫助非洲國家實現更快的增長。”

            責任編輯:李昂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