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昨天發布《2018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814.5,同比提高23.6%,行業加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從全球范圍看,2018年,我國快遞業務量超過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之和,規模連續五年穩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國的3倍多,占全球快遞包裹市場的一半以上,成為全球快遞包裹市場發展的動力源和穩定器。
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到507.1億件,比上年增長26.6%。2018年,全國快遞企業日均快件處理量1.4億件,最高日處理量達到4.2億件,同比增長25.7%。快遞業務收入超過6000億元,達到6038.4億元,同比增長21.8%。2018年快遞業務量收分別是2010年快遞業務量收的21.7倍和10.5倍,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46.9%和34.2%,遠高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成為新經濟的亮點。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指數研究室主任劉江表示,目前快遞業增速依然居現代服務業前列,而且增長的含金量不斷提升。從增量來看,自2016年起,每年快遞業凈增量基本達到百億件的規模,2018年凈增量達到106.5億件,創下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去年快遞服務有效申訴率首次降到百萬分之二以下,同比改善近一半,有效申訴率連續六年改善。
2018年,我國人均快件使用量為36件,較上年增加7件。快遞企業日均服務2.8億人次,相當于每天5人中就有1人使用快遞服務。
(責任編輯: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