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又有一批外資加快入市步伐!頂級資管巨頭看好這些投資機會……
今年以來,外資私募布局A股市場的步伐正在加快!
繼畢盛、元勝、富達、路博邁等資管巨頭相繼備案新產品之后,老牌資管公司惠理集團旗下惠理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于4月1日備案了一只股票基金——惠理中國星享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至此,年內外資私募產品備案數已達6只。
年內成立6只外資私募產品
中國基金業協會網站顯示,外資私募惠理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于4月1日備案了一只股票基金——惠理中國星享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至此,惠理投資自2017年11月備案以來已成立了5只私募產品,產品類型均為股票基金。

相關資料顯示,惠理集團成立于1993年,2007年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是亞洲規模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
集團主席謝清海被譽為“東方巴菲特”,崇尚價值投資,擁有30多年的投資管理經驗。惠理客戶遍及全球,其中包括歐洲及美國等地的機構及個人投資者。
實際上,自2017年1月,外商獨資和合資機構申請登記成為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機構的閘門打開之后,外資私募一直在用實際行動表達看多A股的意愿。
年初以來,多家外資私募備案了基金產品:
畢盛投資備案了畢盛獅惠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元勝投資連續備案了元盛中國多元化金選五號私募基金、元盛中國多元化二號私募基金兩只產品;
富達利泰投資備案了富達中國債券優選一號私募基金;
路博邁投資備案了路博邁債券2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加上惠理剛剛備案的惠理中國星享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年內成立的外資私募產品數量已達6只。
據統計,目前17家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外資私募中,已有14家推出了私募基金產品,總數超過30只,其中有20多只股票型基金。

外資巨頭看好哪些領域?
那么,在這些正“躍躍欲試”的外資巨頭眼中,A股經過年初以來的大幅上漲,是否還具有投資價值?哪些領域最受他們關注呢?
惠理集團表示,站在當前時點,他們對中國A股的投資擁有非常強烈的信心。這一信心并不是因為關注股市價格的短期波動,而是從經濟基本面上確實發現了未來的強勁增長動力。
“我們正密切留意經濟基本面能否緊貼投資情緒的改善。定向刺激措施下流入實體經濟的資金,以及近期減稅措施的影響均是值得關注的重點。如果這些政策能促進經濟活動,市場在未來一年將可受惠于穩定的基本面。我對此持樂觀態度,并認為經濟表現有機會在今年下半年好轉。”富達國際基金經理周文群稱。
再來看幾家外資機構今年以來最新調研情況:

從上表可以發現,目前外資的關注對象已不再局限于大盤藍籌股,而是逐步擴大研究范圍,關注一些中小盤標的。更有外資投研人士明確表示,中盤細分龍頭股是其重點關注領域。
在貝萊德中國投資策略師陸文杰看來,外資對板塊的偏好不會永遠是消費、醫療等領域,他們更關注的是質量高、增長潛力較大的公司,同時更會關注估值已經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的預期。
周文群表示,微觀層面來看,她較關注技術本地化的趨勢,比如集成電路設計領域。面對海外不確定事件的擾動,不少企業已轉用本土公司提供的技術,讓中國的公司能夠從發展較成熟的外國競爭對手手中贏得市場份額。
此外,她也非常看好與消費升級及消費高端化相關的企業。
惠理集團表示,接下來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向:
第一,經過結構性調整,中國經濟的粗放發展模式開始轉變,優秀企業逐步脫穎而出,各細分行業龍頭初具雛形,其中有一些制造業企業隨著技術的積累甚至可以逐步參與全球供應鏈的競爭。
第二,產業互聯網剛剛開始。過去企業的生產、銷售與終端消費者的需求之間存在差異,而互聯網工具有助于消除這種差異,更好地使產銷結合起來。這會帶來很多行業的升級,惠理已經在實業中看到這樣的趨勢。當然在這一過程中,行業中企業的地位可能發生巨變,部分企業會取代原有領導者的地位,這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最終也會在股票市場上有所體現。
第三,各細分消費領域的領導者值得重點跟蹤。
編輯:金蘋蘋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王勇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