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生物醫療企業密集叩門科創板再添創新動能

            2019-04-04 07:03:17     來源:上海證券報
              申報科創板的生物醫療類企業情況一覽
              表格整理:張雪 制作:郭晨凱

              ⊙記者 劉向紅 李興彩 張雪

              ○編輯 吳正懿

              

              科創板申報通道再添新成員。4月3日新增受理的7家科創板申報企業中,出現了美迪西、南微醫學、苑東生物3家生物醫療企業。據統計,目前申報科創板的44家企業中,生物醫療企業共有9家,與芯片行業“齊頭并進”。作為技術驅動型的生物醫療企業,有望通過科創板平臺更上層樓。

              記者注意到,最新入列的苑東生物、紫晶存儲、龍軟科技3家公司,原系新三板掛牌企業。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申報科創板的全部公司中,有8家源自新三板,新三板企業“轉板”熱度之高可見一斑。

              

              醫療器械企業比重大

              據記者梳理,進軍科創板的9家生物醫療企業中,有5家主營醫療器械,4家從事生物醫藥,都擁有各自的核心技術和看家本領。

              美迪西和微芯生物是從事創新藥研制的企業。資料顯示,2015年以來,美迪西參與完成的新藥及仿制藥項目已有超過50個通過NMPA批準進入I期臨床試驗。同時,參與研發完成的多個新藥項目通過美國 FDA、澳大利亞藥品管理局的審批進入臨床I期試驗。公司已幫助客戶完成數個抗體及抗體藥物偶聯物(ADC)的整套臨床前研究,其中2個ADC藥物的整套藥代和安全性評價研究已通過NMPA技術審評并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公司已為恒瑞醫藥、揚子江藥業、華海藥業等國內藥企及葛蘭素史克、千禧制藥等國際藥企提供服務。

              仿制藥企業亦有出場亮相。苑東生物是申報隊伍中唯一一家主要從事仿制藥生產的企業,以化學原料藥和化學藥制劑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主營業務,具備注射液、凍干粉針劑、片劑、膠囊劑等多種劑型和化學原料藥的生產能力,目前已成功實現16個化學藥制劑產品和11個化學原料藥產品的產業化,產品涵蓋抗腫瘤、心血管、消化、麻醉鎮痛、兒童用藥等重點領域。

              5家醫療機械企業一同“出鏡”,則映襯出醫療器械市場之大。比如,南微醫學的產品包括內鏡下微創診療器械、腫瘤消融設備兩大主營產品系列,新研發的內鏡式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系統(EOCT)已獲得美國FDA批準,該產品也已進入國家藥監局創新醫療器械審批綠色通道。

              整體來看,這些生物醫療企業普遍業績優異,研發占比較高。美迪西2016年至2018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32億元、2.48億元和3.24億元,對應的歸母凈利潤為4291.73萬元、4017.68萬元、5897.51萬元。南微醫學除2016年虧損2600多萬元外,2017年、2018年的凈利潤高達1.12億元、2.03億元,該公司銷售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達49.19%,增長速度遠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研發創新實力是醫藥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標尺和可持續經營的風向標。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有3家生物醫療企業的研發費用占營收的比例超過20%。其中,安翰科技2018年研發費用占營收的比例為24.96%,賽諾醫療為34.17%,微芯生物更是高達55.85%。從募投項目來看,生物醫療企業均將科研創新放在第一位,意欲通過科創板平臺添加創新動能。

              

              新三板“轉板”熱情高

              另一看點是,上交所最新受理的7家申報公司中,苑東生物、紫晶存儲、龍軟科技都曾是新三板掛牌公司。據上證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8家獲受理公司來自新三板。下轉2版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