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人民幣中間價再迎升浪 逆周期因子調整時機閃現?

            2019-04-03 07:22:23     來源:上海證券報
            行情圖

              ⊙張驕 ○編輯 陳羽

              4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上調32個基點報6.7161,較年初時共計上漲逾1300點。一改2018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持續回調趨勢,今年以來,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分別上漲2.16%、2.14%,貶值壓力明顯消退。而衡量對一籃子貨幣的匯率水平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下稱CFETS指數)自去年年底一路攀升,近一個多月始終保持在95附近。

              隨著發達經濟體緊縮步伐放緩和全球資金流向轉變,市場上開始出現一種聲音:下一步要關注逆周期因子的調整,這將對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產生重大影響。那么,當前逆周期因子是否迎來調整的合適時機?

              人民幣匯率“易漲難跌”

              回顧去年下半年,外匯市場表現出較強的順周期性。人民幣中間價受到非理性預期的慣性驅使,放大了單邊市場預期,進而導致市場供求出現一定程度的“失真”,增大市場匯率超調的風險。

              在當年8月份重啟逆周期因子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模型由原來的“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調整為“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逆周期因子”。

              “當初之所以在報價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目的在于穩定市場恐慌情緒,避免結售匯持續逆差帶來的負面影響。”外匯專家韓會師解釋道。

              近期,美元指數一直在95至98區間高位盤整,但人民幣匯率逆勢而上漲。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董文欣表示,除了美聯儲轉向溫和鴿派政策立場使中美利差重新走闊,以及市場情緒較為樂觀的原因以外,人民幣匯率“易漲難跌”的主要力量正是來自逆周期調節。

              復盤逆周期因子的使用過程可見,2017年5月逆周期因子首次亮相,到了2018年1月逆周期因子回歸中性,再到2018年8月“二度出山”,都對當時的即期美元對人民幣產生了較大影響,保持了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另一方面,CFETS指數已漲至95附近,并在這一點位維持穩定。“當期CFETS指數上升正是逆周期調控的結果。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和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同時走強,而且多邊匯率升幅還要高于雙邊匯率。”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表示。

              興業研究外匯商品團隊通過分析發現,當前CFETS人民幣指數徘徊在95附近,歷史上該點位是逆周期因子切換的重要時點。

              探討逆周期因子調整為時尚早

              由于人民幣匯率企穩回升獲得逆周期因子的重要支撐,因此它的調整將對匯率走勢產生巨大影響。

              反映境內客戶市場外匯供求關系的銀行結售匯在今年1月由逆差轉為順差121億美元。1至2月,銀行結售匯月均逆差15億美元,較2018年下半年月均水平收窄87%。

              “之所以2018年1月逆周期因子能夠暫停使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此前的4個月里,隨著CFETS指數穩定在95附近,銀行結售匯市場從逆差轉為基本平衡。”韓會師稱,當前市場情況與去年同期頗為相似。

              然而,投資者似乎對于人民幣匯率的未來走勢預期有些搖擺不定。“目前,市場對于人民幣匯率發展趨勢還未達成共識。”法國巴黎銀行中國利率匯率策略師季天鶴表示,當市場對于人民幣匯率達成升值共識,逆周期因子“暫停”的合適時機才可能到來。

              梳理以往調整情況可以發現,上一輪逆周期調控過程中,遠期售匯業務外匯風險準備金先于逆周期因子調整。“目前,遠期售匯業務外匯風險準備金尚未調整,因此現在判斷逆周期因子何時暫停,可能為時尚早。”季天鶴認為。

              基于當前人民幣匯率的表現,江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屈慶表示:“市場不必糾結于逆周期因子的調整變化,無論它是否‘功成身退’,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依然保持不變。”

              “市場經受了去年人民幣匯率深度調整的考驗,其適應度、承受能力均有所提高。這是人民幣匯率改革的巨大收獲。”同時,管濤建議稱,“在匯率不確定的情況下,建議大家應該進一步增強財務中性、風險中性的認識,管理控制好貨幣錯配的敞口及風險。”

            責任編輯:唐婧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