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公募投資新動向:鎖定中小盤成長股

            2019-04-01 07:45:30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 王彭 ○編輯 吳曉婧

              2018年基金年報披露日前結束,主動偏股基金2019年的投資策略隨之曝光。站在當下時點,績優基金經理對A股市場未來走勢有著怎樣的判斷,下一階段又會尋找哪些新的投資方向?

              多位基金經理表示,盡管市場底部難以準確判斷,但去年的大幅下跌令A股市場隱含了較為悲觀的預期。站在中長期角度來看,不少個股已具備不錯的性價比,中小盤成長股有望再度走強,其中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新能源等領域值得重點關注。

              A股估值吸引力大

              銀華中小盤精選混合基金經理對當前市場表示樂觀:“市場流動性邊際放松,有利于上市公司估值的修復。同時在穩增長大背景下,二級市場風險偏好將會提升。”

              匯添富價值精選混合基金經理勞杰男認為,當前A股市場隱含了較為悲觀的預期,從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減去市場股息率來看,市場估值吸引力已較為明顯。

              “雖然不可能較為精確地猜出市場的底部在哪里,但從自下而上挑選個股的角度來看,很多個股的長期性價比或收益風險比已經非常不錯。”勞杰男稱。

              易方達中小盤混合張坤則表示:“從海外的經驗來看,行業增速放緩后,行業格局的穩固性會更強,企業家和投資者的預期會更加理性,在資本開支和競爭方面會更加謹慎。由此,行業的競爭格局得到逐步改善,企業的利潤率和周轉率得到提升,從而提升企業的凈資產回報率和自由現金流。”

              風格或向中小盤擴散

              在多位基金經理看來,今年A股市場有望從去年單邊的“殺估值”轉向估值正常化修復,部分跌幅較大且基本面逐步改善的中小盤股將迎來投資機會。

              “去年四季度中小市值股票跌幅較大,越來越多的股票已經具備投資價值。”博時主題行業混合基金經理王俊稱。

              景順長城中小盤混合基金經理李孟海認為,在當前基本面背景下,消費和周期板塊的表現相對較弱,成長板塊的估值相對于藍籌股來說處于底部,市場整體風格將有利于中小盤成長股。

              布局新興成長領域

              具體到投資方向,新興成長逐步成為基金經理精選個股的重點領域。

              南方績優成長混合基金經理史博表示,在電動車、人工智能、5G通信和云計算等戰略領域,中國企業已經具備了國際競爭力,不僅在國內市場擴大份額,也在海外甚至歐美發達市場打開局面,這是以前從未出現過的情況。

              “板塊上我們相對看好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以及物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方向,堅持自下而上甄選優質標的,風格上偏成長方向。”新華行業輪換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稱。

              在銀華內需精選混合基金經理劉輝看來,5G建設可能是2019年最為確定的產業大事件。作為逆周期品種,現在是比較好的投資時期。5G產業鏈比較長,從主設備商到天饋系統的基站建設,到應用終端的更新,再到下游物聯網、車聯網、工業控制等新興應用盈利模式的產生,具有周期和成長的雙重屬性,極具挖掘價值。

              凱石淳行業精選混合基金經理劉晉晉表示,行業上依舊看好新經濟方向的長期投資機會,5G產業鏈和新能源光伏是持續關注和配置的方向。在行業配置和選股上,他將著眼于行業長期的發展空間以及個股在產業鏈中的競爭格局和財務狀況。

              諾德成長優勢混合基金經理郝旭東表示,目前主要關注兩方面的投資機會:一是調整已相對比較充分且行業景氣仍能持續的部分白馬藍籌股,包括部分金融及消費個股。二是有政策支持且能高速增長的新興產業,重點是5G等。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陶然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