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記者 宋薇萍)近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支持、新湖期貨舉辦的第五屆大宗商品產業論壇上,大商所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大商所將推動合約規則制度的優化完善,進一步降低鐵礦石期貨市場參與成本和門檻,提升市場運行效率和質量,全面促進鐵礦石期貨功能發揮,吸引境外客戶參與。
該業務負責人指出,自上市以來,鐵礦石期貨對現貨市場定價方式產生了深遠影響,目前已成為我國港口現貨貿易的重要參照依據,以鐵礦石期貨為定價基準的基差貿易也在眾多鋼鐵企業間普及。為推進國際化業務順利運行,大商所先后實施了保稅交割、倉單置換等制度,正在研究引入品牌交割制度,以更好地吸引市場接受度高的主流礦種,維護期貨價格的代表性。
據了解,作為全球唯一采取單一實物交割的鐵礦石衍生品,我國鐵礦石期貨自上市以來累計交割超過500萬噸,并于2018年9月引入境外參與者交易4個月后順利實現保稅交割,開創了大宗散雜貨物在保稅監管場所內保稅交割的先河。2018年,鐵礦石期貨共有6個合約發生交割,總交割量196萬噸。其中,1805合約交割量106萬噸,為鐵礦石期貨上市以來單個合約的第二大交割量。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將繼續推進鐵礦石期貨品牌交割制度落地,完善保稅交割制度、拓展保稅交割區域、擴大保稅交割倉庫庫容和廠庫的最大倉單注冊量,更好滿足境外主流礦山品種參與交割的需求。此外,大商所還將加快鐵礦石期權上市步伐,加強技術系統支撐、市場拓展服務和法律支持服務,進而推動國際主流礦山、貿易商等境外產業客戶不斷參與我國期貨市場,利用鐵礦石期貨價格開展國際貿易。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