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樹木被砍建成停車場 清逸園光禿 居民盼新綠)
三月孟春,萬物復蘇。本應綠柳垂青、新苞待放的大興區舊宮鎮清逸園小區,多棟住宅樓間卻難覓新綠:水泥地面泛著白光,地上停著排排車輛。居民們反映,去年初,為設停車位,在當地園林部門審批砍伐林木18棵、移栽49棵的情況下,該小區物業公司卻大量砍伐綠化樹,將一個本來春有新綠夏有濃蔭的小區,變成了現在的光禿模樣。眼下已至植樹時節,居民們呼吁相關部門介入,為小區補植綠化樹,恢復小區宜人環境。
3月14日上午,記者在該小區14、15、16號等10余棟住宅樓下看到,除個別樓下仍長有一兩棵樹木外,其余大量地面已硬化,水泥地上劃著停車位。13號與14號住宅樓間有一條道路,長約百米,路兩側也停滿了車,記者粗略統計約有百個車位。其余住宅樓間情形相似,停車位從數十個至百余個不等,大多停車場旁還豎立有《停車場管理使用規定》的藍色標牌。
“原來道路兩邊、住宅樓前后全是綠化樹,柳樹、槐樹、松樹、白楊等,每隔三四米遠就有一棵。”居民孫先生反映,“現在小區全被砍禿了。”
聽說有記者進小區采訪,居民余先生特地從單位趕回來。他稱自己在2015年購房搬至小區居住,正是看上了小區的綠化。小區雖然老,但綠化標準高,大樹高至4層樓,垂柳層層疊疊飄搖垂下,特別美。“我那時總愛站在窗前,向外看那深深淺淺的綠,非常喜歡。”余先生稱,但自從大樹被砍后,“在窗前再也看不到樹了。”
在小區東南角一住宅樓前,幾位老人站在停車場旁聊天。“這棟住宅樓下原有一行樹,現在只剩東北角那3棵松樹,其余全被砍了。”今年80歲的李女士說。“咱們小區當時還是綠化先進單位呢,滿小區都是樹啦、花啦、草啦。那時我家樓下全是槐樹,5月槐花香,槐花帶著香氣鉆進窗戶,感覺日子特別美。現在砍了樹,騰了路,雖然車有地方停了,小區卻禿了。”今年30歲的劉女士認為,雖說小區物業公司砍樹是為了建停車場,可將整個小區變成了一個大停車場,“樹砍得太兇,只考慮停車收費,沒考慮小區環境。”
不少居民告訴記者,當初園林綠化部門批準只能砍樹18棵、移栽49棵,而實際上物業公司砍伐的樹木,遠遠超過了審批數量,“保守說也有上百棵。”居民孫先生稱。
有關砍伐樹木的審批數量,記者當日上午從該小區北京盛興物業公司獲得證實,但該物業公司負責人則否認樹砍多了,且強調小區停車難等問題,“小區里有八九百部車需要停。”他說,物業公司已獲知居民呼聲,目前已至植樹季節,今年4月30日前,該小區將補種百余棵綠化樹木,令新綠再現小區,“每棟樓間都會補種。”
舊宮鎮政府也表示,將要求該小區綠化按高標準進行,“補種的樹種、位置,應按較高層次的規劃設計進行。”該鎮一負責人介紹,清逸園小區建于1993年,至今已有26年歷史,屬于老舊小區。該小區現有23棟居民樓,住有2000余戶居民,其中包括公租房、商品房等,產權關系復雜。目前,該小區由3家物業公司分別管理,其中17棟居民樓歸北京盛興物業公司負責。今年4月,該物業公司將在小區內補植百余棵林木,并鋪設草坪4000平方米、種植月季300余棵,使小區再次綠起來。
針對居民近期投訴熱點,舊宮鎮政府還表示,將進一步采取整改措施,由社區辦工作人員包片包社區,督促物業公司提升服務水平;實行物業聯席會制度,由城管、安全、消防、環衛等部門召開聯席會,對小區存在的問題進行研討,并拿出解決方案,由社區辦督促落實;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對小區內的私搭亂建、樓道堆積雜物、私裝地鎖等問題進行整治,“我們還將不定期現場辦公,聯合相鄰小區,對清逸園進行檢查并現場點評,對該小區存在的問題限期整改。”
本報記者 張淑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