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波
Wind數據顯示,自2016年《關于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意見》發布迄今,僅有天虹股份、中國聯通、中鋼天源、中航資本、寶勝股份等央企上市公司推出或實施了員工持股計劃。而據榮正咨詢發布的《2018年股A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統計與分析報告》,截至去年12月31日,民營上市公司公告股權激勵計劃372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同類公告僅38個。
從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比例看,民營企業占比較大,推進的速度和效果好一些,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比例過低。當然,相對于民企,國有控股企業推出股權激勵要求的業績標準較高、審批環節繁多是一個重要原因,但最根本的還是國有控股企業市場化意識不足。
在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部署中,“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場機制”下的第一條即為加快國資國企改革,圍繞提升國企活力與核心競爭力這一中心,將以大力推進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等為抓手,在電力、石油、鐵路等關鍵領域將獲得實質性突破。這是非常值得期待的。而國企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就得推動人才資源市場化,加快人才資源保護和人才資本的形成,實施適應市場化發展的人才優勝劣汰機制,建立與國有企業經營效益增長相適應的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機制,這都要求把實施股權激勵和推行員工持股計劃放在重要位置。誰都明白,建立在自愿、平等、市場化等基礎上的員工持股計劃,能真正調動員工的參與激情,并有效保護國有企業改革的成果。
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目標和方向,而通過增量帶動存量改革,能有效保護國有企業改革成果。就此而論,國企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應在促進增量上制定切實可行的對策,解決存量資源有限方面的矛盾和問題,保護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只有做大規模和體量,實現可持續性的增長機制,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政策機制優勢,不斷提升和拓展市場廣度和深度,才能提升參與國際市場的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推行員工持股計劃,強化股權激勵,通過員工工資增加與企業效益掛鉤的市場化增長機制,推動國有企業市值做大做強,也能更好地保護企業家的利益。
期待更多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股權激勵上跨出大步。
(作者系資深財經評論人)
責任編輯:王棟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