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政策力挺 甲醇汽車這片藍海能否暢游?

            2019-03-21 09:48:46     來源:上海證券報
            行情圖

              已在我國部分省份成功試點的甲醇汽車喜迎一個政策大紅包。工信部等八部委在19日印發的《關于在部分地區開展甲醇汽車應用的指導意見》,讓金牛化工、天富能源、興化股份等多家主營業務涉及甲醇加工、生產的上市公司股價在20日紛紛漲停。

              該指導意見在擴大試點地區的同時,提出要推動甲醇汽車及燃料技術研發與應用,加快甲醇汽車標準體系建設,確保甲醇汽車全生命周期達標排放,實現甲醇燃料生產過程清潔化、高效化,促進甲醇燃料綠色發展。在業界看來,甲醇汽車未來的普及無疑將利好整個行業的發展。

              甲醇燃料已具備推廣基礎

              甲醇燃料在我國的推行最早可追溯至“六五”時期。當時,山西省曾組織近500輛中噸位載貨汽車進行M14甲醇汽油商品化示范運營,并取得較好效果。此后,山西省又承擔了多次示范工程和試點項目。目前,參與試點的省市數量已達到26個。

              甲醇燃料同氫燃料一樣,是車用替代燃料的重要部分。盡管甲醇燃料不及氫燃料的零排放,但其低成本、低排放的優點與我國貧油、少氣、多煤炭的能源結構現狀非常契合。資料顯示,甲醇的分子式比煤炭、汽油、柴油成分的分子式單一,燃燒相對清潔。與汽油相比,甲醇燃料使用后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的排放量可以減少50%至60%,成本能降低30%至40%。

              從安全方面出發,甲醇汽車已經完全具備推廣條件。2012年,工信部在國內五省市(山西、上海、陜西、甘肅、貴州)組織開展了甲醇汽車的試點工作。截至2018年2月,所有試點項目均完成了工信部、科技部及財政部的聯合驗收。數據顯示,試點期間的10個城市共投入試點甲醇出租車、公交客車、多用途微型車等共計1024輛,總運行里程1.84億公里。

              而3月19日印發的《關于在部分地區開展甲醇汽車應用的指導意見》無疑是基于上述驗收成果的后續政策。

              多地出臺政策鼓勵甲醇汽車發展

              山西省是我國最早出臺甲醇汽車扶持政策的地方政府之一。2004年,山西省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車用甲醇汽油產業化示范工程擴大試點城市的工作方案》。彼時,山西省試點甲醇汽油車的城市已達到11個。2016年1月,陜西省發改委等六部門印發《關于有序做好車用甲醇汽油(燃料)推廣工作的通知》。

              2018年12月,西安市出臺《西安市鼓勵甲醇汽車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其中提出2018年至2019年全市推廣應用1萬輛M100甲醇出租車,建成45座甲醇加注站和4個汽車維修服務站的具體目標。此外,還提出將積極推動引進有條件的甲醇汽車整車項目在西安落地建設。據了解,西安市首批甲醇出租車已于2018年底上路。

              針對甲醇汽車的購車補貼措施為不少地方政府所采用。如貴陽市,其針對甲醇汽車的購車補助為每輛車5000元,補助第一階段按已購買并使用的運營車實際數量補貼;第二階段則限定每年補助購車數量為4萬輛,補助車輛總數為12萬輛。

              西安市則在實行購車補貼的同時,為甲醇汽車提供了較好的市場環境,例如設立甲醇汽車服務綠色通道、允許甲醇汽車在市內公交專用道行駛、甲醇汽車在市機動車停放中心管轄的公共停車場停放2小時以內免費等。

              工信部等于19日下發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在部分條件具備地區加快甲醇汽車制造體系建設,鼓勵汽車及相關零部件生產企業針對甲醇汽車特性,通過技術改造完善甲醇汽車制造體系,提升甲醇汽車制造技術水平,并鼓勵開發甲醇乘用車、商用車、非道路工程車等車輛及動力機械。

              此外,指導意見還提出鼓勵甲醇汽車的應用,重點在山西、陜西、貴州、甘肅等資源稟賦條件較好且具有甲醇汽車運行經驗的地區,加快M100甲醇汽車的應用,并鼓勵在有條件地區的公務、出租、短途客運等領域使用甲醇汽車。

              多家公司看好甲醇汽車應用前景

              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已經連續兩年提出關于推廣甲醇汽車的建議。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他建議國家層面應明確甲醇新型清潔可再生能源的合法地位,將甲醇燃料明確列入清潔燃料目錄,以及放開甲醇車輛區域限制。

              吉利是我國較早投身甲醇燃料汽車研發的車企,2006年成功研發出第一代吉利甲醇汽車,2012年12月成為我國首家獲得工信部甲醇汽車產品公告的甲醇汽車制造企業。

              得益于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山西和貴州已經在甲醇汽車的制造體系建設方面走在了前列,而吉利汽車在這兩個省份均有布局。根據山西省經信委2017年10月公布的《山西省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山西省甲醇汽車的產能將達到20萬輛。記者了解到,吉利集團旗下的山西新能源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甲醇汽車項目、山西北達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發動機項目以及長治甲醇汽車產業基地,是山西省甲醇汽車發展的三大重點項目。

              在貴州省,吉利汽車也已在五年前展開布局。2014年,吉利汽車總投資額超過50億元的甲醇汽車整車生產基地開工。據悉,該工廠位于貴陽觀山湖區現代制造業產業園,具有10萬臺整車生產能力。2018年1月,首批吉利帝豪甲醇出租車正式交付貴陽公交集團。

              除吉利汽車外,多個身處甲醇汽車產業鏈上游的企業認為,甲醇汽車在未來的普及會給整個行業帶來利好。如寶泰隆,公司認為甲醇汽車后續試點地區的擴容將為甲醇產品帶來新的市場空間,預計甲醇期貨價格仍有上漲空間。廣匯能源、魯西化工、新奧股份和陜西黑貓等也均公告將受益于甲醇汽車的應用推廣。

            責任編輯:張瑤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