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 永續債發行提升輸血功能

            2019-03-21 08:16:11     來源:上海證券報

              鼓勵銀行發行永續債,有助于提升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的“輸血”能力。以 2018年6月末的數據測算,如果28家A股上市銀行利用永續債將其他一級資本提升至資本凈額的10%,將增加資本金6530億元,這些新增資本理論上可支持6.5萬億元左右的信貸投放。

              隨著我國宏觀經濟增速趨緩、資本監管壓力加大,資本約束對貨幣政策的“扭曲”效應愈發明顯,這增加了政策調控難度,使貨幣政策傳導效力有所下降。支持永續債發行,拓寬資本補充渠道,有助于金融機構夯實資本緩沖,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

              國際上,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和基金公司是銀行永續債的主要投資者。我國應鼓勵各類基金、資產管理公司投資永續債,積極向境外金融機構推介永續債,拓寬投資者范圍;可考慮擴大CBS使用范圍,進一步活躍永續債交易;鼓勵金融機構間建立永續債合格押品互認機制,提升永續債市場流動性。

              為拓寬商業銀行資本補充渠道,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近期在國家相關部門推動下,中國銀行(港股03988)成功發行了國內首單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銀行永續債的面世豐富了我國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工具,有利于夯實資本基礎,提升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為了促進永續債的發行與流通,下一步還應完善配套措施,包括擴大永續債交易,加強永續債預期引導等。

              銀行永續債的內涵

              永續債是一種沒有固定到期日的債券。銀行發行永續債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巴塞爾Ⅲ下的資本監管要求,補充其他一級資本。銀行永續債除了具有票息率高、償付順序靠后、具有贖回條款等一般永續債的特征外,還需滿足以下幾項要求。

              一是具有損失吸收能力。在觸發條件發生時,債券發行人有權在無需獲得投資人同意的情況下,對債券進行扣減或按照約定轉為普通股,用于吸收損失。

              二是特殊贖回機制安排。銀行永續債的首次贖回時間不得低于 5年;不得設計鼓勵永續債贖回的條款,如利率跳升機制;行使贖回權須得到監管批準。

              三是票息支付非強制、非累積。在任何情況下,銀行有權取消永續債派息,且不構成違約事件;對當期未支付的票息,下一期銀行不必累積償還。

              銀行永續債是國際大型銀行資本管理的重要工具

              商業銀行是國際永續債市場的主要發行主體。根據發行主體不同,永續債分為政府永續債、非金融企業永續債和金融企業永續債。截至 2018年8月末,全球永續債余額約為1.3萬億美元。其中,商業銀行永續債余額為6041.1億美元,占比達47.1%,接近半壁江山。

              永續債是國際大型銀行補充其他一級資本的重要工具。從全球范圍看,商業銀行補充其他一級資本的主要工具包括優先股、永續債、信托優先憑證、遞延薪酬計劃和合伙憑證。在29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s)中,有24家銀行發行了優先股,18家銀行發行了永續債,9家銀行發行了信托優先憑證,3家銀行發行了合伙憑證,2家銀行利用了遞延薪酬計劃。其中,歐洲和日本 G-SIBs 偏好通過永續債、合伙憑證和遞延薪酬計劃;美洲 G-SIBs 偏好發行優先股和信托優先憑證;中資 G-SIBs只發行了優先股,補充渠道較為單一,這也造成了我國商業銀行資本結構中其他一級資本占比偏低。2017年末,工商銀行(港股01398)、農業銀行(港股01288)、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港股00939)的其他一級資本凈額占總資本凈額的比例僅為3.3%、4.6%、6.1%和4.0%。同期,非中資 G-SIBs 其他一級資本占比則高達11.3%,部分銀行超過15%。

              國際大型銀行已形成發行永續債的成熟經驗。從歐洲和日本G-SIBs經驗看,永續債發行者多選擇在低利率市場環境發行,銀行總部所在地區往往成為發行的首選市場,計價幣種以美元、歐元和日元為主。首次贖回期設定在7年左右,且在贖回期前大多采取固定利率計息,首次贖回期后(如不贖回)部分銀行會選擇浮動利率計息。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是設置永續債損失吸收條款觸發條件的核心指標。目前G-SIBs設置了高、低兩種觸發門檻,分別為7%和5.125%;永續債損失吸收條款以減記為主,多數永續債選擇對投資者更友好的臨時減記條款。銀行永續債條款有利于發行人,集中體現在票息支付非強制、非累積,不允許設置利率跳升機制等方面。大多數銀行會選擇按時足額支付票息,并在首個贖回日贖回債券。但也出現過“超預期”履行條款的案例,如德意志銀行和近期的桑坦德銀行選擇在首個贖回日推遲贖回安排,這一行為符合條款內容,但超出投資者預期,一度造成市場短期波動。

              國際上已形成成熟的投資者群體。銀行永續債投資者主要是金融機構,包括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投資基金和養老基金等。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2018年8月,全球永續債主要投資者包括安聯保險集團、景順資產管理公司(Invesco)、黑巖資產管理公司(Blackrock)、環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GAM)和美國教師與保險年金委員會。由于持有永續債的風險權重高、資本消耗大,商業銀行并不是銀行永續債的主要投資者。

              我國銀行業推出永續債恰逢其時

              當前,我國銀行業推出永續債意義重大,恰逢其時。

              一是有利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2017年以來,我國推出了包括資管新規在內的多項監管政策,銀行需要提供更多信貸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也相應增加了對資本的需求。2018年,在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中,新增人民幣貸款占比高達 81.4%。未來一段時期內,銀行信貸仍將是實體經濟獲取資金的最主要方式,特別是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方面,仍需要銀行繼續加大信貸投放。鼓勵銀行發行永續債,有助于提升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的“輸血”能力。以 2018年6月末的數據測算,如果28家A股上市銀行利用永續債將其他一級資本提升至資本凈額的10%,將增加資本金6530億元,從而使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提升0.66個百分點。以10倍杠桿計算,這些新增資本理論上可支持6.5萬億元左右的信貸投放。

              二是有利于疏通貨幣政策的傳導渠道。我國金融體系以間接融資主導,商業銀行是貨幣政策傳導的中樞。從國際經驗看,資本充足率越接近監管紅線的銀行,其在寬松貨幣環境下的信貸增速往往越慢,對小微、民營企業等高風險客戶的資產配置意愿較低。近年來,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效力有所下降,支持永續債發行,拓寬資本補充渠道,有助于金融機構夯實資本緩沖,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

              三是有利于提升銀行風險抵御能力。永續債計入銀行權益,同時又可補充銀行其他一級資本,具有較強的損失吸收能力。鼓勵銀行發行永續債有助于夯實資本基礎,改變我國銀行業其他一級資本占比較低的局面,優化銀行資產負債結構,提升風險抵御能力。

              四是有利于增強我國銀行業競爭力。資本金是衡量銀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與國際同業相比,我國銀行業的資本充足水平仍有提升空間。2018 年 6 月末,工、農、中、建四大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 14.7%、14.8%、13.8%和 15.6%,在29家G-SIBs 中列第25名、第24名、第28名和第20名。從國別角度看,2018年二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3.6%,同期歐元區主要大型銀行為18.8%,英國為20.4%,美國為14.6%,日本為 17.6%(美國和日本為三季度數據)。鼓勵銀行發行永續債,有助于改善銀行資本充足率,提升我國銀行業的競爭實力。

              五是有利于應對更高監管要求。未來一段時間,我國銀行體系將持續推進監管改革,商業銀行面臨的監管壓力也會隨之上升。如國內系統重要性機構名單即將出臺,上榜機構將面臨額外資本緩沖要求。逆周期資本監管政策在我國實施也是大勢所趨,如果將巴塞爾Ⅲ的信貸/GDP缺口作為錨定變量,將進一步提升銀行體系的資本要求。2019年,發達經濟體 G-SIBs已開始實施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要求,考慮到我國債券市場的快速發展,中資G-SIBs實施TLAC的時間將可能提前。目前,在H股和A股上市的銀行已經開始實施國際會計準則第9號(IFRS9)。IFRS9加大了銀行資產減值損失的計提幅度,對資本充足率產生侵蝕效應。另外,近年來中資G-SIBs系統重要性得分持續上升,未來可能將有更多中資銀行將被納入G-SIBs,面臨更高的資本要求。鼓勵銀行發行永續債,有助于緩解銀行體系的資本監管壓力,為后續監管政策的出臺做好鋪墊。

              完善配套安排

              為推動永續債發行,國家相關部門近期密集發布多項措施。2018年12月25日,金融委辦公室召開會議推動盡快啟動永續債發行。2019年1月24日,人民銀行創設央行票據互換工具(CBS),將主體評級不低于AA級的銀行永續債納入中期借貸便利、定向中期借貸便利、常備借貸便利和再貸款的合格擔保品范圍;銀保監會允許保險機構投資符合條件的銀行二級資本工具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2019年1月30日,財政部印發《永續債相關會計處理的規定》。2019年2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提高永續債發行審批效率,支持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投資銀行資本補充債券。這些政策對永續債的順利推出發揮了積極效果。

              為了促進銀行永續債進一步發展,建議關注以下兩個問題:

              一是擴大機構投資者隊伍。國際上,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和基金公司是銀行永續債的主要投資者。我國應鼓勵各類基金、資產管理公司投資永續債,積極向境外金融機構推介永續債,拓寬投資者范圍;可考慮擴大CBS使用范圍,進一步活躍永續債交易;鼓勵金融機構間建立永續債合格押品互認機制,提升永續債市場流動性。

              二是引導投資者預期。銀行永續債在中國還是一種新的工具和產品,投資者要深入研究合同條款,并根據永續債的特點開發估值模型,以采取更理性的投資策略。發行人應加強信息披露與溝通,對履行條款的具體措施提前進行公告,避免發行人“超預期”履行條款產生的不利影響。

              (作者系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

            責任編輯:唐婧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