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3家A股公司踩雷同一家私募旗下產品 損失或達1.74億

            2019-03-19 22:00:49     來源:中國證券報

              3家A股公司“踩雷”同一家私募旗下產品,損失或達1.74億

              原創: 許曉 李惠敏 

              3月18日晚間至19日早間,上海洗霸中原內配四方達發布公告,“踩雷”同一家私募產品。

              私募產品的基金管理人為上海良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因涉嫌違規情形,基金產品存在重大違約風險,可能導致相關投資資金不能如期、足額收回。

              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致電上海洗霸、中原內配、四方達三家上市公司,三公司均表示,目前已派出董秘、審計、律師等相關人員前往上海良卓進行協商,爭取將風險降至最小。目前私募方也較配合,具體進展還需等明后兩日的處置資產說明會后才能了解。

              三家上市公司“踩雷”同一家私募產品

              3月19日早間,中原內配發布公告,公司使用1.1億元自有資金購買上海良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私募基金“良卓資產銀通2號票據投資私募基金”、“良卓資產穩健致遠票據投資私募基金”,這兩只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分別為7%、9%。

              中原內配在公告中披露,基金管理人涉嫌違規情形,基金產品存在重大違約風險,可能導致公司相關投資資金不能如期、足額收回。公司將依據企業會計準則及理財本息預計回收情況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截至公告日,公司購買良卓資產已到期尚未兌付及尚未到期的理財產品合計余額為1.1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總資產的2.88%,占歸屬于母公司股東權益的4.59%。

              四方達、上海洗霸也相繼發布公告稱,購買了良卓資產旗下私募產品,本金分別為5000 萬元和1400萬元人民幣。

              三家上市公司共涉及金額1.74億元本金,后續或將面臨無法兌付風險。

              上市公司已成立專項小組

              根據中基協備案信息顯示,“良卓資產銀通2號票據投資私募基金”于2017年4月27日成立,于2017年5月5日完成備案;“良卓資產穩健致遠票據投資私募基金”于2017年3月27日成立,2017年4月27日完成備案。兩只私募基金產品基金管理人均為上海良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托管人均為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浦東分行,基金運作狀態為正在運作,產品均投資于銀行承兌匯票及該等票據的收益權、銀行存款(包括銀行活期存款、銀行定期存款、協議存款等各類存款)。

              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了解到,除了上述三家A股上市公司外,慈星股份康力電梯思維列控3家上市公司此前也曾買入上海良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私募基金產品,不過產品到期日較早,并未踩雷。

              針對此次踩雷事件,中原內配表示,公司已設立由公司董事會秘書牽頭,財務部、法務部、審計部、證券部等專業人員配合的專項小組,并聘請律師團隊,積極與良卓資產等相關方溝通并磋商,現場核查基金運營現狀,調查分析基金結構及底層資產狀況,尋求解決方案,以最大程度的減少公司潛在損失。

              四方達和上海洗霸也均表示,公司成立由公司董秘、財務總監牽頭,法務、律師配合的處置工作組,正在現場積極深入了解情況,盡最大努力保全公司投資資產,維護公司及股東的利益。此外,根據該項事務進展及結果等信息,對資產損失作出合理評估。

              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了解到,上海良卓資產管理擬定于3月20日及21日10點至14點各召開兩場擬處置資產說明會,就公司擬處置資產做出相關情況說明。

              記者致電良卓資產,對方并未有人接聽。不過其官網有公司對事件的表態。

            責任編輯:王涵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