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證監會年報監管瞄準三大重點領域

            2019-03-19 03:53:26     來源:中國證券報

              證監會年報監管瞄準三大重點領域

              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徐昭 

              上市公司年報進入密集披露期。中國證券報記者18日從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處獲悉,今年證監會系統在年報監管中,將堅持問題導向、風險導向,把重點放到當前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風險隱患,提高監管針對性、有效性。具體來看,在監管中主要瞄準三大重點領域。一是“打假”,聚焦信息披露真實性;二是“固本”,嚴打違規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等;三是“強基”,關注上市公司治理規范性。

              該負責人強調,對于違法違規行為,證監會系統將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及時查處,“從嚴從快”“抬頭就打”,及時采取監管措施;達到立案標準的堅決立案查處,絕不姑息。2019年以來,證監會已對10家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等行為的上市公司進行了立案調查。下一步,證監會將不斷提升行政處罰效能,嚴懲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等行為,切實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保障廣大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打假”聚焦信披真實性

              上市公司年報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最重要環節和最核心內容,直接反映公司運營運作、財務狀況和公司治理情況,直接影響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

              圍繞著“給投資者一個真實的上市公司”監管目標,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在今年的年報監管中,首要任務是聚焦年報信息披露真實性,嚴厲查處財務數據造假、信息披露失真等違法違規行為。

              對于在信息披露真實性監管過程中重點關注的內容,接近監管層的人士透露,主要是包括年度報告內容與格式準則是否真實、準確、完整,是否及時披露有關信息,比如上市公司存在不適用的情形,要關注其原因及合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該人士透露,監管層將重點打擊虛構業務,虛增資產、收入和利潤,變造甚至偽造產權證書和重要經營證照等違法違規行為,尤其是將依法嚴懲無視監管紅線、挑戰法律底線的惡性案件。

              此外,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強調,今年年報監管另一個重點是加強商譽減值監管,強化對應計提不計提、“業績洗澡”多計提商譽減值問題的監管,督促上市公司有節奏地合規合理計提商譽減值,避免集中計提減值引發風險。

              具體來看,重點關注上市公司是否定期或及時進行商譽減值測試,是否在此過程中重點考慮了特定減值跡象的影響,不得以業績補償承諾為由,不進行商譽減值測試;關注上市公司是否在將商譽賬面價值合理分攤的基礎上進行減值測試,并恰當計提了商譽減值損失;關注上市公司是否充分、準確、如實、及時地披露了與商譽減值相關的重要信息。將商譽減值情況作為年報現場檢查重點,發現違法違規問題將嚴肅處理。

              “固本”確保上市公司資產安全

              近期,部分上市公司經營出現困難,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開始暴露,違規占用資金和對外擔保等行為有所抬頭。

              其中,最為市場關注的當屬天潤數娛,該公司15日晚間發布關于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回復的公告稱,截至14日,公司向控股股東及關聯方違反規定程序對外提供擔保余額為18.298億元,占公司2017年經審計凈資產的68.51%。

              對此,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在年報監管中將嚴密監控,嚴厲打擊違規占用資金和對外擔保等行為,一旦發現上市公司有相關行為,各監管機構將“從嚴從快”“抬頭就打”,及時采取監管措施;達到立案標準的堅決立案查處,絕不姑息。

              具體到年報監管中,據接近監管層的人士透露,監管將從決策合規性、披露及時性等角度,重點關注上市公司與關聯方資金往來及上市公司對外擔保事項。比如存在非經營性占用,要督促相關主體披露有關情況并盡快徹底解決。

              “監管層還將強化并購重組持續監管,尤其是后續實施和業績承諾履行等事項監管。”該人士透露,強化標的業績承諾履行情況監管,重點關注收購標的業績未達標或精準達標公司的業績真實性,是否存在利潤調節行為。對于未完成業績承諾的,關注相關補償進展情況、上市公司已采取的督促措施。對于拒不履行補償義務的,要依法依規從嚴處理。

              “強基”關注公司治理規范性

              此前,證監會對《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以下簡稱《準則》)進行修訂。

              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此次年報監管將以《準則》修訂為契機,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對于上市公司治理規范性重點關注的內容,前述負責人透露,主要包括報告期內公司治理披露情況

            責任編輯:張國帥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