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西板橋等8處老建筑躋身西城“文保”

            2019-03-11 13:59:41     來源:北京日報

              隨著疏解整治促提升的深入推進,一批有價值的歷史建筑從大雜院中突圍,向世人展露真容。近日,記者從西城區文化委獲悉,該區有8處歷史建筑被新認定為區級文保單位。

              這8處分別是西板橋、山左會館、嵩云草堂、金井胡同3號、武定胡同23號、真武廟、恭儉胡同三官廟和永泉庵。

              加上這新增的8處區級文保單位,西城區級及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到189處,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總數達到388處。西城也成為本市近年來唯一文物資源增加的區。

              這8處新增文物的發現,最富戲劇性的是西板橋。這座古橋是2017年8月什剎海街道在拆違過程中發現的。古橋位于恭儉胡同南口,景山西街與景山后街交會處,工作人員在拆違時發現,水泥橋面下竟然覆蓋著一層古舊的石板。隨后,市文物局組織市文物研究所對該橋及河道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現此處正是歷史記載中西板橋所在地。考古報告顯示,石橋和河道均具清代特征,推測至少明代起橋與河就已存在。

              其他幾處新增文物,如真武廟、恭儉胡同三官廟、永泉庵,都是西城區這兩年的直管公房文物騰退項目,通過騰退,原先被大雜院包圍的文物建筑,其周邊正逐漸回歸寧靜。

              西城區“十三五”期間計劃啟動52個直管公房文物騰退項目,截至2018年年底25個項目完成騰退。今年,西城區計劃全年力爭完成27項文物騰退收官。同時,啟動歷代帝王廟、京報館、紹興會館等一批文物修繕工程。

              “文物資源保護‘一個也不能少’。”西城區文化委負責人表示,這兩年隨著騰退力度加大,成批的文物被從占用狀態中解放出來。騰退文物將在完成修繕的基礎上實現合理利用。

              西城區已制定關于促進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開放管理的若干意見。未來,對文物的活化利用將“四步走”:即由專業部門論證提出社會化利用項目,發布項目征集公告,意向使用方根據文物保護利用要求,申報文物活化利用方案。通過項目評審和部門會商,確定最優方案上報區政府批準后實施。

              圍繞該意見的實施,西城區還將制定相應實施細則,建立科學有效的績效考核體系,進一步加強全過程監管,確保文物建筑的合理使用。(記者 王海燕)

            編輯: 胡瑩瑩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