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易綱:以改革促實際利率降低 存準率下調仍有空間

            2019-03-11 07:03:53     來源:上海證券報
              10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與副行長陳雨露,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潘功勝,副行長范一飛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右下圖為上證報記者就今年債券市場發展進行提問。 記者 史麗 攝

              ⊙上證報兩會報道組

              昨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亮相北京梅地亞中心,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這是易綱第一次以人民銀行行長的身份出席兩會記者會。與他一同出席的,還有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潘功勝,副行長范一飛。

              易綱指出,穩健貨幣政策的內涵沒有變。人民銀行將通過利率市場化改革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實際利率降低。同時存款準備金率下調還有一定空間,但是比起前幾年已經小多了。

              在回答上證報記者提問時,潘功勝指出,擴大開放和管控風險,是今年債券市場工作的兩項重點工作,人民銀行爭取做得比去年更好。人民銀行要按照市場化和法治化原則,管控好債券市場的違約強度,完善違約債券處置市場和違約債券的處置制度。

              貨幣政策

              ——內涵未變 以改革降實際利率

              易綱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是一個內容豐富的政策取向,現在強調穩健貨幣政策,沒有提中性,是表述更簡潔,但是內涵沒有變。

              他解釋,穩健貨幣政策要體現逆周期調節,總量上要松緊適度,今年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速要與GDP名義增速相匹配。結構上要更加優化,進一步加強對小微和民營企業的支持。同時,還要兼顧內外平衡,中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貨幣政策要兼顧國際和中國在全球經濟關系中的地位。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降低實際利率水平”。“我們會非常努力以改革促進實際利率降低。”易綱表示,降低實際利率水平的問題,主要指的是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實際感受的融資成本較高,其貸款利率包括無風險利率和風險溢價,解決貸款利率偏高主要是解決風險溢價較高的問題。

              如何降低風險溢價?易綱指出,解決問題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利率市場化改革,通過改革來消除利率決定過程中的壟斷性因素,更加準確地進行風險定價;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提高信息透明度,完善破產制度,提高法律執行效率,降低費率等措施,降低實際交易成本,使得風險溢價降低。

              關于存款準備金率問題,易綱表示,存款準備金率會逐步形成比較清晰的“三檔”框架,大型銀行為一檔,中型銀行為二檔,小型銀行尤其是農村信用社、農商行為最低的一檔,通過逐步簡化,使得存款準備金率有更加清晰透明的框架。

              他還表示,目前我國銀行的總存款準備金率是12%左右,在國際上處于中等水平,不算特別高也不算特別低。在中國目前情況下,存款準備金率下調還有一定空間,但是比起前幾年已經小多了。

              債券市場

              ——擴大開放 管控風險

              “在債券市場工作中,擴大開放,管控風險,是我們2019年債券市場工作的兩項重點工作,我們爭取做得比去年更好。”潘功勝在回答上證報記者提問時指出。

              潘功勝指出,2018年債券市場違約的確有所增加,但是違約企業的行業分布和區域分布是比較分散的,整個違約率也不高。截至去年年末,中國債券市場違約金額占整個市場比例是0.79%,而銀行貸款的不良率是1.89%。

              前幾年中國債券市場被詬病較多的是存在嚴重的剛性兌付,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價格不能得到有效的區分,所以妨礙了資源的有效配置。潘功勝稱,現在債券市場出現一些違約是正常的現象,它有利于打破剛性兌付,糾正了債券市場的扭曲行為,有利于形成正常的投資文化、正常的價格,有利于債券市場資源配置。下轉2版

            責任編輯:郭建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