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專家:“剪刀差”收窄暗示融資難邊際緩解

            2019-03-11 02:14:37     來源:中國證券報

              專家:“剪刀差”收窄暗示融資難邊際緩解

              中國證券報

              新華社圖片 制圖/劉海洋

              □本報記者 彭揚 歐陽劍環 

              中國人民銀行10日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前兩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4.11萬億元,同比多增3748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5.3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05萬億元。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86.74萬億元,同比增長8%。專家表示,社融持續下滑的態勢得到初步遏制。同時,M1和M2剪刀差收窄,融資難問題正得到邊際緩解。

              新增貸款相對平穩

              數據顯示,前兩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4.11萬億元,同比多增3748億元。2月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8858億元,同比多增465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1月社融增速相對高一些,明顯是季節因素。所以要把前兩個月的數據綜合起來看。前兩個月人民幣貸款新增4.1萬億元,同比多增3748億元,社融新增5.3萬億元,同比多增1.05萬億元,社融增速連續兩個月高于2018年底的數據。社融持續下滑的態勢得到了初步遏制,為2019年經濟金融開局提供了保障。”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2月信貸增量環比回落在意料之中,但8858億元的當月信貸增量低于市場預期,信貸增速由此前的13.5%降至12.7%,回落近1個百分點。這不僅是春節假期季節性因素所致,可能還存在一定程度的基數效應。

              在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涵看來,今年1-2月份社融、貸款數據變化可能有春節因素影響,把1-2月數據取平均后可以看到,新增貸款相對平穩。

              社融方面,2019年前兩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5.3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05萬億元。其中,委托貸款減少1208億元,同比少減251億元;信托貸款增加308億元,同比少增763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683億元,同比少增860億元。

              連平表示,綜合1、2兩個月的變化看,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兩者仍向積極方向改善,主要基于兩方面:一是資管新規已實施一段時間,不合規的部分已經逐漸到期消化清理。更重要的是,一段時間以來委托、信托貸款萎縮給實體企業融資可得性帶來的沖擊早已顯露無遺。二是助力實體經濟企穩,改善企業融資可得性,表外融資功能恢復適度增長必不可少。一段時間以來,監管層明顯存在由金融去杠桿時期“緊貨幣、緊信用”向“寬貨幣、增信用”調整的動向。

              M2回落受季節性因素影響 

              數據顯示,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86.74萬億元,同比增長8%,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4個和0.8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52.72萬億元,同比增長2%,增速比上月末高1.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6.5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7.95萬億元,同比下降2.4%。當月凈回籠現金7986億元。

              連平表示,M2增速回落主要受春節季節性因素影響,新增貸款低于預期。更重要的是2月財政性存款增加3242億元,占前兩月財政性存款增量8579億元的37.8%。財政力度低于市場預期仍一定程度制約著M2增速的反彈。

              “M1觸底反彈主要受國內股市階段性快速上漲影響較大。”連平認為,2月非銀行金融機構存款增加6757億元,住戶存款增加1.33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1.2萬億元。因此,當前的M1觸底反彈可能是暫時的,企業投資意愿和經營活力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M1和M2剪刀差收窄,反映企業現金流有所改善,融資難問題正得到邊際緩解,但仍需進一步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盡快由寬貨幣轉為結構性寬信用。

              “總的來看,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充裕,金融數據整體保持平穩。”溫彬表示,下一步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明顯弱化,主要發達國家央行逐漸轉“鴿”,我國央行貨幣政策調控靈活度會進一步增加,預計央行一方面會繼續使用數量型貨幣政策,通過定向降準、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等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有望再次啟用價格型貨幣政策,即通過調降OMO、MLF、TMLF等政策利率的方式降息,同時逐漸建立從政策利率向市場利率傳導的有效機制,有效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

            責任編輯:李鋒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