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李小加:連接中國與世界 多頭并進打造亞洲領先交易所

            2019-03-08 07:22:34     來源:上海證券報
            行情圖

              港交所集團李小加:連接中國與世界 多頭并進打造亞洲領先交易所

              ⊙記者 時娜 ○編輯 浦泓毅

              10年前,他作為香港交易所首位來自內地的“掌門人”走進公眾視野;5年前,他因滬港通為內地投資者所熟悉;1年前,他成為全國政協委員,以新的方式為國家改革開放貢獻自己的力量。今年參加全國兩會,他就即將啟動的科創板建言獻策,毫無保留。他就是全國政協委員、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

              面對是否擔心科創板分流港股上市資源及“流量”的問題,李小加在接受上證報獨家專訪時表示:“不存在分流不分流的問題,‘水’很多,只要有好東西,有好‘魚’,‘水’就會來。”

              上周,李小加發布了就任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以來最雄心勃勃的一份戰略規劃。他表示,港交所要繼續做好中國與世界的“連接器”,未來將圍繞立足中國、連接全球、擁抱科技三大主題,打造一個國際領先的亞洲時區交易所。

              談政協提案:科創板利好多方

              “我今年提的兩個建議均圍繞科創板。”在接受上證報采訪之前,李小加一直對今年帶來的提案守口如瓶,然而一開口,就讓人大吃一驚。

              人們總是想當然地認為,香港交易所和內地交易所存在微妙的競爭關系,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會分流香港交易所的上市資源及“流量”。

              “這其實是思維方式問題,得看你是想在‘池塘打魚’還是在‘大海里打魚’,不能老有存量的概念。”李小加說。

              他認為,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對港股市場是有好處的。他舉例稱,如果他建議的“允許國際投資者通過滬港通參與科創板發行”被采納,科創板能給國際投資者開一條通道,就相當于一下子在互聯互通市場的“貨架”上放了一堆“貨”,北向資金可投資標的將增加一級市場的股權產品,這可以提升港股市場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

              2018年成為全國政協委員時,李小加曾表示,希望把市場的聲音特別是港股市場的聲音帶到北京,為國家的改革開放,以新的方式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認為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和作為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目標是一致的、互補的,因為對國家好的事情,一定是對港交所好的。”李小加說。

              談戰略規劃:多頭并進雖難必至

              今年是李小加就任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的第十個年頭。就在上周,港交所發布了《戰略規劃2019-2021》,這是李小加任內發布的第四份“戰略規劃”,李小加將之稱為“港交所近年來最雄心勃勃的一次立志”。

              李小加說,之所以說是“最雄心勃勃”,是因為以前的戰略布局是側重于某一個點、某一條主線,某個產品或某個互聯互通項目的開發,是單點修路筑橋,而現在是全方位立體推進,要整合之前的突破點,把它們連成線、形成面、聚成體,讓它們發揮協同效應,全面打造一個國際領先的亞洲時區交易所。

              李小加坦言,想做的事很多,多頭并進肯定很難,挑戰也更大。“但不試怎么行呢?既然機會已經在眼前了,那就盡最大的努力搏一把。”

              “如果把我們的戰略看成是一架飛機的話,‘立足中國’和‘連接全球’就分別是飛機雙翼的兩個引擎,缺一不可,如果只有一個引擎,飛機是飛不遠的;‘擁抱科技’則是這架飛機的新型燃料,通過科技賦能、科技創新,就可以飛得更高、更快、更遠。”李小加說。

              李小加表示,與前幾個戰略規劃的推進相比,最新的戰略推進起來阻力反而沒有那么大。“市場對我們過去的努力、取得的成績是認可的,這使得他們愿意給我們更多的信任和更大的尺度。這種開放的態度,使得前進的阻力更容易克服。”

              談科技革新:

              向現代化的高科技交易所轉型

              近年來,全球資本市場在科技推動下迅速發展。在采訪中,李小加向記者表示,技術浪潮已來,港交所將努力使自己立于浪潮頂端,從一個傳統交易所向一個現代化的高科技交易所轉型,利用科技拓展新機遇、探索新天地。

              李小加表示,交易所的行業特點決定了其必須把保證市場運作的平穩放在首位,而且必須考慮所有市場參與者的接受程度,所以在核心系統上更加重視穩定性,有時不得不在靈活性和創新上有所犧牲。未來港交所會在保障市場平穩運作的前提下,加快革新核心系統的步伐,提升市場運營效率。

              李小加認為,從一個傳統交易所向一個現代化的高科技交易所轉型,確實面臨很大挑戰,但現在來做這件事變得比以前容易。“因為技術本身已經發展到一定關口,港交所的挑戰不是引領技術,而是借助技術浪潮,利用公信力及領導力,把大家都想干的事情匯集在一起,提升市場效率。”

              在大數據已成為驅動下一次技術革命和社會進步的核心動力的背景下,港交所也在探索大數據的商業化,使其成為金融市場的一大新的資產類別。

              李小加認為,跟大型科技公司合作會是方式之一,但不是看中他們的技術,而是看重他們是否為數據的持有者、是否為數據的需求者、是否是數據的計算者、是否是計算能力的提供者等。

              事實上,港交所在“擁抱科技”方面已經有所行動。在剛剛過去的2月份,港交所宣布了擬認購深圳市融匯通金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融匯通金”)51%股權的消息。融匯通金是金證股份的子公司,是一家技術服務提供商,業務涉及交易所市場、金融監管領域的技術和數據應用等領域。

              “未來我們不排除還會有類似動作。”李小加說。

            責任編輯:馬婕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