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站上3100點,ETF份額不斷減少,背后隱藏著一個驚天秘密!
原創: 陸海晴

還記得去年一直被買買買的指數ETF嗎?春節后,A股漲漲漲,上證指數站上3100點,他們卻被賣賣賣!這一現象背后又預示著什么?
股票ETF持續流出
自2月以來,三大股指一路上揚,上證指數上漲20.19%,創業板指上漲37.82%,深證成指漲幅為29.4%。
但是指數ETF份額卻不斷被贖回。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月1日至3月6日期間,股票型ETF基金份額凈流出178.94億份,5只ETF基金流出份額均在10億份以上。
其中,華安創業板50ETF份額減少了54.22億份,易方達創業板ETF減少21.98億份,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減少16.25億份。
信達證券根據歷史數據測算發現,指數ETF份額往往與指數走勢背離,當指數呈現出下跌趨勢時,指數ETF份額會顯著上升,反之,當指數上行時,跟蹤指數ETF份額則走弱。
以2015年牛市期間為例,在指數達到峰值的前夕,指數ETF波幅劇烈放大,當市場開始確認下跌趨勢后,以大盤藍籌為主的上證50ETF份額急劇增加,這表明投資者在市場下跌初期,暫時并沒有選擇離場,而是切換到風格更為穩健的大盤藍籌股。
同樣表現出ETF份額與指數背離的還有中小盤股指數。


業內人士表示,機構近期頻繁贖回ETF份額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部分布局ETF的資金已經大賺一筆,選擇獲利了結;
另一方面在市場趨勢性上漲中,個股機會明顯增多,有些機構已經開始尋找新的布局方向。
中小創股再度受關注
滬上一位去年取得正收益的私募投資總監告訴基金君,最近在跟同行交流時,大家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市場上好股票變多了。他坦言,大家有接近兩年的時間沒有全面的、系統的觀察這些企業,其中不少企業的基本面已經悄悄發生了變化。
他表示,這也是最近比較開心的一件事,“因為大家終于開始研究小股票了,去年是很孤獨的,你給別人講小股票,人家一看企業的流動性和市值就懶得理你了。”
站在當前時點,他認為即使指數可能出現滯漲,但個股性機會仍然很多,整個市場的投資環境遠遠好于去年,市場面對優秀的公司時,更愿意付出相對高估值獲取風險溢價。
中庚基金經理丘棟榮表示,中長期來看,小市值風格相對更有吸引力,自己也將會超配小市值公司。
他詳細列出了以下原因:
首先,權益市場不確定性較大,需要挖掘基本面風險相對較小、與宏觀經濟周期相關度較低、同時具備較高成長性的股票,通過這些標準自下而上可以挖掘出一些優質小盤股;
第二,小盤股雖然整體并不便宜,但是經過前期大幅調整,估值分化嚴重,出現了大批PB1.5倍、PE20倍以內的公司,通過自下而上可以精選低估值且隱含回報率較高的小盤股。
將目光逐漸轉向中小市值公司的還有一向喜愛白馬藍籌股的外資。
基金君在昨日的《注意!此前熱衷購買大藍籌的外資接下來要買這個板塊了》對此進行了詳述,幾點跡象如下:
第一外資頻頻出現在不少中小創板塊個股的調研名單上;
第二北向資金對部分中小創股票的持倉比例提升;
第三A股中盤股和創業板個股被納入MSCI指數體系。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王涵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