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學雷鋒 陜西白鹿倉人在行動

            2019-03-06 10:23:20     來源:海外網

            我們看到好人時會想起他,我們做好事時,會成為像他一樣的人,他,就是雷鋒。每年的3月5日為學雷鋒紀念日,五十多年過去了,直到今日,《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曲,依然是每個人童年,必不可少的啟蒙曲,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1551836241(1).jpg

            3月5日,時值全國第56個學雷鋒紀念日,西安市白鹿原·白鹿倉景區“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月”啟動,將陸續開展走進敬老院獻愛心、環境衛生整治、文明旅游和文明出行宣傳、旅行安全知識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營造奉獻社會、服務社會的濃厚氛圍,讓雷鋒事跡、雷鋒精神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1551836277(1).jpg

            在白鹿原·白鹿倉景區,每一個員工,都有著不平凡的善意,有著不普通的成績。游客至上,熱情服務,是白鹿倉人的工作準則。特別是一線員工,不論嚴寒酷暑,堅守在生產一線,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把身心都交付給為游客服務中去,為廣大游客提供安全、干凈、整潔、清新、舒適的旅游環境。

            1551836224(1).jpg

            白鹿倉人隨時準備著,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事事為他人著想、處處為別人考慮,自覺踐行雷鋒精神。當游客在需要幫助時,白鹿倉人總是即時趕到,了解他們的需求,為他們伸出援手,無私奉獻……

            1551836292(1).jpg

            做好自己,善待他人,心懷感恩,無愧祖國,這就是雷鋒精神,是白鹿倉人永遠學習的榜樣!

            1551836259(1).jpg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出生在一個貧苦農家,不滿7歲就成了孤兒,飽嘗了生活的艱辛。隨著時間的流逝,雷鋒逐漸成長為一名建設祖國的青年骨干。20歲那年,他參加了人民解放軍,并立下誓言:要堅決做到頭可斷,血可流,在敵人面前決不屈服、投降……把可愛的青春獻給祖國最壯麗的事業。

            戰友的母親病了,他送了一包夾有10元錢的餅干;戰友的棉褲破了,他用自己的帽里子給補好;戰友沒有帶午飯他把自己的飯送過去;搶險救災,他帶病連續奮戰七天七夜;部隊每年發兩套軍服,他為國家省資源,連續兩年只領一套;他說穿帶補丁的衣服,也比流浪時披麻袋好千萬倍……

            “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做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就是雷鋒精神;“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就是雷鋒精神;“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于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在別人需要時伸出援手,就是雷鋒精神。

            雷鋒一直以行動踐行著,自己說過的每一句話,那里寫滿了無私、友愛、節約、助人、律己、敬業、奮進、鉆研……成為人們的精神營養、行為導向。

            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而雷鋒精神永不過時。雷鋒,早已不再是一個名字,已成為一種偉大的精神,一種人民的信念,一座時代的豐碑,融入進了人們的血液中。(楊旭景/文圖由陜西白鹿倉提供)

            責編:季冉冉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