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風調雨順好年頭。”
農歷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人們祈愿龍抬頭興云作雨滋潤萬物。
上下數千年,龍文化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淀。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是中華文化的標識、是民族大融合、大團結的象征;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延續時間最長、生命力最強的形象符號;更是炎黃子孫一種尋根溯源的意緒、一份血脈相連的情感。
又有民間傳說,二月二是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的誕辰日。黃帝教民氣、藝農桑、種五谷,農耕文化由此開啟,因此二月二也被稱為“春耕節”。
司馬遷《史記》載:“黃帝崩、葬橋山”。明確記載了黃帝仙逝以后,葬在今陜西省黃陵縣橋山之巔。
古往今來,一直以龍的傳人自稱的炎黃子孫們,逢年過節經常會舉行一些如舞龍燈、祭龍王、賽龍舟之類的喜慶活動,祈盼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豐衣足食。而“米龍”節慶活動是中華民族數千年形成的“龍文化”之一,是龍文化民俗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為了感召更多的華人宗親組織及華僑團體回到黃帝陵尋根祭祖,增強“同根同源”,“共榮中華”的認同感,黃帝陵景區將于今年3月7日---3月8日舉辦“‘中華大賜福’黃帝陵己亥年二月二祈福米龍節”活動。
屆時,將邀請海內外百家姓宗親代表、各地祈福嘉賓,及其他嘉賓共聚黃帝陵園,祭祀始祖軒轅黃帝。
“米龍祈福”將在專業團隊的協助下,用大米繪制一副壯麗的“龍圖騰”,通過安龍謝土、獻祭吟唱、歌舞獻祭、添米增福等環節,紀念黃帝誕辰,祈福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祈愿祖國繁榮昌盛。
此次“米龍節”活動,將是全球華人宗親回鄉祭祖祈福的重要節慶,旨在鏈接炎黃子孫的華夏血脈,感恩大地母親的養育之情,感恩遠祖先賢賜福降祥,彰顯華夏兒女智慧、勇敢、創新的精神。
讓我們以行者之態,心祭之禮,求道之心一起回家!
尋找祖先的足跡,薪火相傳,福澤后代!
活動詳情
活動時間:2019年3月7日——3月8日
活動地點:黃帝陵景區
主辦單位:陜西省黃帝陵文化園區管理委員會
活動介紹
(一)百家姓宗親祭祖活動
時間:2019年3月8日上午9:05
地點:黃帝陵園
(二)米龍祈福活動
時間:2019年3月8日上午10:20
地點:祭祀廣場
(三)經典典籍、福米捐贈活動
時間:3月8日11:50
地點:祭祀廣場
(文/圖 楊旭景 姬存眾)
責編:張嘉誠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