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為搶抓農時,莎車縣農業部門和農民群眾積極投入到新一年的春耕生產中,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打下堅實基礎。
在烏達力克鎮幸福村,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人員正在為農戶講解土豆育苗技術,為接下來的土豆移栽工作做好準備。
“土豆播種的時候株距必須是三十公分,深度必須十二公分以上,深度12公分達到的時候開始播種,播種的時候看這樣子方向,芽子上面從這個方向種,種完以后種子上面蓋土,這樣子蓋土,這樣蓋就行了。”技術人員阿依努爾·薩迪克耐心地和身邊的農戶說。
村民阿不都克依木·庫地熱提是烏達力克鎮幸福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早在2017年時,就去澤普學習了土豆種植技術,回到村里后,他承包了5座拱棚種植土豆,收益不錯。從2018年開始,得益于產業扶貧政策的扶持,貧困戶可以享受到免費的土豆種子和技術指導,阿不都克依木·庫地熱提對發展土豆種植的信心更足了,這不前幾天他就移栽了5座拱棚的土豆苗,現在有了技術人員的指導,他又準備再育上2畝白地土豆苗。
阿不都克依木·庫地熱提說“我種土豆3年了,前年我花了1800塊錢,買了750公斤的種子,賣出去了8000塊錢左右。現在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了,從去年開始免費給我們發放了種子和肥料。所以去年我的收入已經達到了10000塊錢左右,我和我的家人特別的開心。現在農業的技術人員又一直教我們種植技術,我也有了經驗,所以我想打算擴大種植面積,好好管理,掙更多的錢。”
在幸福村講解好育苗技術,技術人員又來到烏達力克鎮拍孜阿瓦提村蔬菜基地,為準備移栽土豆苗的農戶講解移栽和病蟲害防治技術。
村民熱娜古麗·艾海提以前主要靠種植小麥和萬壽菊維持生計,在聽說拱棚蔬菜收益高之后,她也嘗試種植拱棚。去年的收入不錯,是以今年熱娜古麗·艾海提提早謀劃,早早的準備好了土豆苗和地膜,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很快就完成了3座拱棚的移栽。
熱娜古麗·艾海提說“種小麥比較辛苦,而且收入也低。我去年開始,在拱棚種菜,一年收入達到了17000元左右,今年技術人員天天來給我們教技術,今年我有信心能讓年底收入達到20000元,這樣脫貧也指日可待了。”
莎車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員阿依努爾·薩迪克說“我們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技術人員發揮自己的作用,每天去各個鄉鎮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服務,指導早準備,早播種,確保農民增收今年的收入。對此,我感到很開心。”
為引導農民發展特色產業,莎車縣今年做到計劃早落實,農資早下派,技術早推廣,為各鄉鎮貧困戶免費發放了600噸土豆種子,并組織技術員深入各鄉鎮進行技術指導,為649座大棚土豆保駕護航。(布熱比牙 王芳)
責編:張嘉誠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