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結影告慰歷史 星塵喚醒記憶

            2019-03-04 10:49:17     來源:海外網

            2019年3月1日“記憶星塵——紀念周海嬰誕辰九十周年攝影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該展是2019年中國美術館捐贈與收藏系列展之一,也是中國美術館“影像中國”攝影收藏項目之一,旨在推動中國攝影藝術的國家收藏,填補中國美術館藏20世紀中國攝影名家作品空白,全面建構和生成具有豐富性和代表性的館藏攝影作品面貌。2016年時值魯迅逝世80周年、新文化運動100周年之際,中國美術館與北京魯迅博物館傾力合作,曾策劃舉辦“只研朱墨作春山——紀念魯迅逝世80周年美術展”,展現魯迅與20世紀中國美術發展的現代化歷程的密切關系。

            1.png

            展覽現場

            談及展覽的緣起,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表示,對魯迅先生的熱愛,也使人們對其生活、家庭十分關注。最近,有一個好的機緣,即魯迅先生之孫周令飛先生代表家屬意欲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一批其父親周海嬰(1929-2011)的攝影作品及文獻。今年是周海嬰先生誕辰90周年。為此,我們舉辦周海嬰先生攝影展,精選周海嬰先生70年攝影藝術生涯中各時期代表性的作品百余件,全面呈現周海嬰先生的審美和情懷,他對這個世界的感受和認知。這將是一次藝術的巡禮,也是一場人生的禮贊。

            周海嬰(1929-2011)是魯迅和許廣平先生的獨子。他謹遵父親遺囑,“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從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后,成為無線電專家。他自幼喜歡攝影,10歲時開始拍照,14歲時正式學習攝影,從此沉浸在定格、結影、顯影的世界里,找尋樂趣。

            “雪痕鴻爪”“大地蹄痕”——這是母親許廣平在周海嬰的初學攝影簿上親筆題寫的內容。他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一生保持低調謹慎,在近70年時間里從未發表過攝影作品。2008年,周海嬰的攝影精選首次展覽并結集出版畫冊。周海嬰一生拍攝了數萬張底片,在這些底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魯迅家族的私人影像,看到慈愛的母親、摯愛的家人、可愛的孩子;我們可以看到社會“眾生相”,從無名百姓到賢達志士,從守舊遺老到時髦青年;我們還可以看到時代變遷,從苦難到新生,從市井百態到城市景象。周海嬰攝影作品,展現了廣闊的社會圖景,從家庭到社會,從個人到集體,應有盡有,更有歷次政治事件的場面和細節穿插其間。他的攝影作品具有強烈的沖擊力,圖像所體現的敏感與活力,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態和人們的生存環境,是中國現代史上攝影文化出色的呈現。周海嬰是舊新社會的見證者、親歷者,對社情民意異常敏感。他喜歡抓拍,用鏡頭定格所經歷的歷史瞬間,他不為“獵奇”,“只希望讓它們證明時事”。他不是專業攝影師,所做的事情,只是結影以告慰歷史。

            2.png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將集中展示周海嬰的攝影成就。周海嬰攝影展覽共5個部分,包括1、“家族:愛的記憶”,周海嬰收藏魯迅及家族照片;2、“上海:弄堂時光”,20世紀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上海的市井生活和民生百態;3、“東北:紅色之旅”,1948年底,周海嬰跟隨母親與一批民主人士,從香港秘密北上,在東北解放區時所拍攝照片;4、“北京:安居樂業”,1949年起,周海嬰跟隨母親許廣平定居北京后的攝影;5、“紹興:鄉音難忘”,魯迅先生的故鄉紹興,周海嬰祭祖探鄉時的紹興影像。

            本次展陳空間的設計以“溫暖記憶”為主題,主視覺形象借鑒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魯迅先生的書籍設計語言,“文武線”“烏絲欄”等視覺元素結合展覽主題融合現代手法展開設計,使得展陳空間氛圍更具書卷氣質及時代感。似一本翻開的書冊,展現周海嬰先生的影像人生!

            展覽呈現在中國美術館3層13-17號展廳,將展出至3月17日。(圖文/李藝凡)

            責編:王瑞景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