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怎么辦?政協委員這樣說

            2019-03-01 15:08: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2月28日消息 2019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如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成為許多全國政協委員建言獻策的方向。28日,在人民政協報舉辦的第19期財經智庫沙龍上,多位全國政協委員表示,去年以來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金融政策陸續出臺,對于緩解企業融資困境起到重要作用,下一步,應在更為精準的解決小微企業的實際困難,實現“幫困不幫劣、救急不救窮”上下功夫。

            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建議,對于金融服務民營小微企業,監管政策應做到差別化“精準點穴”。比如結合實際情況,逐步下放審批權限,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賦予基層金融機構更多自主權和靈活性。在有條件的金融機構或者地區,推廣民營小微企業特色支行,發揮專業服務機構的作用。根據監管政策導向,進一步完善金融機構內部的盡職免責管理辦法,將小微金融服務與業績、薪酬等聯動掛鉤,打消基層貸款客戶經理的顧慮等。

            “金融機構要創新金融產品,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工商聯主席燕瑛舉例稱,輕資產企業如文創、科技企業等經常存在抵押物不足的問題,金融機構應根據企業的發展特點,創新金融產品解決融資痛點。

            “融資難、融資貴要分開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應梯度解決,必須先解決融資難,再解決融資貴,應暢通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充分發揮市場在資金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如何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方案?政協委員們提出了三條可操作性強的建議。

            第一,要織密信息大網,拔掉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煙囪”,打通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孤島”。政協委員們建議由國務院牽頭構建統一的政務信息共享平臺,以統一標準、統籌建設為原則,在個人信息受到嚴格保護的前提下,整合構建統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和政務服務信息系統。

            第二,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合理評估與區分上市公司的困境與大股東個人的困境,民企大股東失去控制權對上市公司后續經營的影響,統籌研究救助方案。對上市公司本身經營正常,但大股東陷入危機,且失去控制權后對上市公司后續經營形成重大不確定性的,予以優先救助;對上市公司和大股東都遭遇流動性危機,且大股東質押資金沒有用于上市公司經營的,應謹慎施救,甚至予以考慮破產重整。

            第三,要重視金融科技的力量。劉尚希舉例稱,在浙江,螞蟻金服、網商銀行等民營金融機構在給小微企業貸款時可以零人工干預,極大的提高了服務小微企業效率,而這些背后是金融科技基礎上的風控體系建設,運用金融科技可以實現金融機構盈利與小微企業發展的雙贏。另一方面,政協委員們指出,由于傳統監管模式與新的業務業態之間還存在需要彌合的區域,金融科技在中國的應用潛力猶在。未來,激發這些潛力,同時配合科創板、金融服務業雙向開放等一系列舉措,中國有望在破解小微企業融資世界性難題和防控風險方面實現并駕齊驅。(記者 馬文靜)

            責編:彭寧鈴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