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股民不應盲目信奉連板神話 謹防“搭錯車、下錯站”

            2019-02-28 10:54:18     來源:中國證券報
            行情圖

              作為2018年上半年的重要支撐位,上證指數連續兩個交易日逼近3000點一線后回落,期間市場寬幅震蕩板塊輪動加速,部分高位股顯現疲態大幅回落。分析人士指出,針對當前市場特征,投資者不應盲目信奉“連板神話”,做到守住倉位等待輪動,謹防“搭錯車、下錯站”。

              高位股頻頻劇震

              近兩個交易日止住連板勢頭,影響最大的還是近期的高位股。27日,剔除ST股,跌停個股無一不是前期漲幅較大個股,風范股份鵬起科技全柴動力等更是曾經緊密的跟風票。

              以2018年10月19日盤中最低價3.7元計算,截至2019年2月26日最高價37.07元,東方通信完成了10倍之旅,從2018年11月26日首次漲停,截至2019年2月25日,東方通信共收獲25個漲停板。

              “東方通信就是一把雙刃劍,既引發了市場的跟風炒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持續調整后A股的賺錢效應回歸。”一位市場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2012年-2013年中青寶10個月漲10倍,帶動創業板提前走出牛市,之后一年多,A股全面走牛。

              “東方通信,3000多只股票里才有一只,投資者切勿被幸運者偏差蒙蔽雙眼,跟風炒作之后大概率就是大幅波動。”該人士提醒。

              除去東方通信,本周前兩個交易日A股成交金額突破萬億元,也引發市場極大關注。25日,兩市合計成交10405億元、26日合計成交10977億元,與2018年12月下旬成交金額相比,翻了4倍左右。

              “兩市成交額連續兩日站上1萬億元以上,可以看出市場活躍度已經出現質變,也有更多的跡象可以看出增量資金有入場苗頭。”東北證券策略分析師許俊表示,2016年之后偏存量市場的操作模式可能需要改變,更多一分趨勢市的判斷。

              許俊認為,市場成交額的上升幅度可以用當前成交額與近一年最低成交額的比例來判斷。歷次來看,市場成交額在存量市場中擴張的幅度有一定上限,只有在趨勢市行情中才有4倍以上擴張幅度。“近期兩市萬億元的成交額與近一年的偏離度正好達到4倍左右的關口,若后續市場成交繼續擴張,趨勢市的結論會更為明確”。

              市場激辯“牛市”

              2014年底,券商股井噴,投資者感嘆“滿倉踏空”。這一次則有不少投資者表示“輕倉踏空”,“2700點、2800點、2900點迅速攻破,根本沒給上車機會。”記者身邊一位投資者表示。

              確實,當市場還沉浸在空頭思維時,從1月4日2440點以來,尤其是2月份之后,A股上漲過程呈現出加速狀態,中途沒有發生顯著回調。數據顯示,1月4日至今,上證指數累計上漲19.86%,深證成指累計上漲27.03%,創業板指數累計上漲25.19%。

              與此同時,近期市場開始涌現牛市論。

              國信證券策略分析師燕翔表示:“當前市場行情攻勢已經升級,驅動行情背后的邏輯也已經從估值底部利率下行的防守邏輯轉向了信用擴張基本面拐點的進攻邏輯。”

              燕翔認為,在當前信用拐點已經出現之際,后續以上市公司盈利增速為代表的基本面拐點可以期待,這也是決定未來市場行情可持續性和幅度的關鍵因素。

              招商證券策略分析師張夏表示:“五年一遇的資本市場政策周期疊加新一輪科技上行周期,A股會從今年開啟一輪新的上行周期。”2004年的中小板、2009年創業板,再到2014年滬股通開通。而當前,五年一遇的資本市場政策友好期再次來臨。近期,相關部門陸續出臺各種支持資本市場政策,2019年科創板將要推出,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融資再設一平臺,多層次資本市場將進一步完善。

              但也有市場觀點認為,當前行情只是一輪逼空行情。“從市場驅動來看,當前仍處于春季躁動的時間窗口,傳統的經濟數據空窗期、開年金融數據強勁、春節后流動性改善、機構跨年配置等因素仍在起作用。”國泰君安策略分析師李少君認為。

              浙商證券策略分析師曹海軍表示,2014年的牛市實際上是基于經濟企穩基礎,貨幣寬松并不一定推動牛市。不過當前市場反彈的大邏輯并未變,躁動行情還將繼續。短期市場雖存在一些擾動,但仍可參與躁動行情。

              關注成長板塊

              本輪A股反彈行情,全面輪動是最大特征,從風格看,消費、金融、周期、成長順次發力。不過也要看到,近期板塊輪到明顯加速。在此背景下,投資者該如何布局?

              燕翔表示,當前市場驅動仍在于政策驅動風險偏好的提振,盈利層面仍將繼續承壓,短期尚難發生驅動力由風險偏好項盈利的切換,風險偏好驅動下,高估值成長股板塊預計仍將會有所表現。

              從配置結構上來看,建議關注三條主線:一是推薦風險溢價回落敏感的科技成長板塊,重點關注電子(OLED)、計算機(金融科技)、通信板塊,新基建領域相關主題;二是受益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及金融供給側改革邏輯,推薦券商板塊;三是推薦階段內高景氣支持下的周期領域漲價品種。

              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戴康表示,行業配置關注國內寬信用的供需兩端:金融以及(新)基建。首先,全球流動性收緊的節奏進一步緩和;其次,實體經濟能夠產生“信用”需求的四個部門中,(新)基建是政策阻力最小的方向,將是“逆周期”政策的發力點;最后,從偏股型公募基金披露的2018年四季報的重倉持股數據來看,(新)基建產業鏈上的周期行業大多處于“低配”狀態。

              張夏表示,展望后市,有三個配置思路。第一,高風險高預期回報思路,關注券商和金融IT。第二,中風險中等預期回報思路。關注5G、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和以自動化、新能源、軍工航天、半導體為代表的高端制造等主題。此外,也可沿著5G落地后應用進行布局。第三,低風險低預期收益。聚焦補漲標的。

              中信證券策略分析師秦培景表示,短期策略上依然是彈性優先,從兩個方向把握:一是從事件催化的熱點,建議關注1月社融超預期帶動的“三網”建設投資主線;二是繼續向成長要彈性,在其分化中持續關注有業績的龍頭。另外,中期有業績韌性和景氣向好的細分行業也值得關注。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