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創業板也要搞注冊制?廣東將向證監會商請,創投概念再添一把火
原創: 黃靈靈
2月27日,廣東省政府官網的“我有話對省長說”欄目,更新了一則對網友留言的回復,標題是《關于“爭取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的推進情況》。
創業板試點注冊制?
1月28日,昵稱為“richwj”網友在廣東省政府官網的“我有話對省長說”欄目留言:
日前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廣東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爭取國家支持籌建創新型期貨交易所、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等重大事項。請問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等相關部門,在積極爭取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方面,貴單位將會哪些方面積極推進探索“爭取創業板注冊制改革”事宜,是否已經制定了具體計劃?會不會就本地企業進行摸排、統計或者調研,從而為“探索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做前期準備?

2月27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最新回復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對此進行了認真研究并提出了回復意見。

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回復意見明確指出,下一步,廣東省將積極推動深交所創業板改革發展。一是向中國證監會商請加快推動深交所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放寬發行門檻,使得未來創業板與科創板在發行上市等基礎性制度方面能保持一致。
二是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將會同廣東證監局、深圳證監局推動深交所創業板改革發展,積極開展調研,認真聽取企業意見建議,建立常態化聯系協作機制。
三是積極協助深交所開展企業摸查、上市培訓、輔導培育等工作,培育后備企業上市梯隊。
四是深化與深交所合作,雙方續簽戰略合作協議,強化創業板支持廣東科技企業發展,為廣東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重要作用。
五是大力發展創投、風投,做強做實區域股權交易中心,打通資本市場前端入口一直到創業板上市的服務鏈條。
同時,回復意見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深交所創業板共有上市公司739家,其中廣東上市創業板公司175家,占比近四分之一,股權融資額近1300億元。深交所創業板設立九年來,已形成了支持創新創業的一整套制度體系和鮮明市場特色,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超9成,民營企業占比近9成,擁有國家火炬計劃和863計劃項目企業占比近5成,培育出一大批標桿上市公司,已經成為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地,有力支持了創新型國家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
回復意見指出,目前,創業板已建立相對獨立的規則體系和運行體系,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實施效果良好,市場各方對其市場定位、風險特征已有充分共識,深化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已具備良好基礎。
創業板改革一直在推進
早在1月28日,在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上,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做政府工作報告時便指出,要積極開展首創性的改革探索,爭取國家支持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等重大事項。此次,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在回復意見中進一步具化和細化了下一步的方向及動作。

上一次創業板被寫進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是在2010年。2009年10月30日,創業板正式成立,定位于促進創新型、發展型企業成長,一步步成為我國創新創業的主要窗口。隔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到創業板,當年的報告指出,“支持高新技術企業通過中小板、創業板等資本市場發展壯大。”
此外,深交所也多次提出深化創業板改革。比如,2018年10月29日,在創業板成立9周年之際,深交所表示,展望未來發展,將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和創新企業的宗旨,推動深化創業板改革,健全完善適合創新型、成長型企業發展的制度安排,增強創業板包容性,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上市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創業板對創新創業的支持和引領作用。
深交所理事長在2019年新年致辭中也表示,深交所將堅持推進改革創新,深化創業板改革,進一步優化完善創業板發行上市、再融資、并購重組等各項基礎性制度,擴大創業板市場包容性和覆蓋面,更好服務地方債發行工作,推進ETF期權業務平穩啟動,打造創新資本生態體系。
2019年,對創業板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因為創業板即將迎來10歲“生日”。在這個特殊的年份,深化創業板改革的征程會否隨著科創板注冊制的推動更進一步,值得期待。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史考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