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3000點下震蕩 如何避免“上錯車、下錯站”?

            2019-02-27 21:31:07     來源:中國證券報

              3000點下震蕩,踏空和滿倉的股民都坐不住了!如何避免“上錯車、下錯站”?

              原創: 牛仲逸 

              不到兩周,滬指從2700點一路上攻,3000點近在咫尺,相信不少股民此刻正在猶豫:是否該下車了?

              今日前期強勢股全線殺跌,東方通信、國風塑業、華映科技、風范股份、香山股份、銀星能源、通產麗星等集體大跌。

              分析指出,針對當前市場特征,投資者不應盲目信奉“連板神話”,做到守住倉位等待輪動,謹防“上錯車、下錯站”。

            2月27日上證指數分時圖 2月27日上證指數分時圖

              市場劇震 謹防“上錯車”

              今日滬指低開后快速拉升翻紅,盤中保險、券商、銀行等板塊輪番崛起,滬指沖擊3000點未果,最高觸及2997.49點,尾盤券商、有色等板塊下挫,深成指和創業板指翻綠,創業板指一度跌超2%,滬指漲幅收窄。

              截至收盤,滬指報2953.82點,漲幅0.42%;深成指報9005.77點,跌幅0.92%;創指報1520.42點,跌幅1.72%。

              市場劇震,個股漲跌分化明顯,前期強勢股票紛紛下跌。

              “十倍牛股”東方通信繼昨日險些上演“天地板”后,今日再度大跌6.98%,兩天累計跌幅15.34%。

              東方通信作為市場上漲的標桿股倒下了,前期強勢股也紛紛跟跌。國風塑業、華映科技、風范股份、香山股份、銀星能源、通產麗星等紛紛下挫。

              “東方通信就是一把雙刃劍,既引發市場盲目跟風炒作的情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A股賺錢效應的回歸。”一市場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2012-2013年中青寶10個月漲10倍,帶動創業板提前走出牛市,之后一年多,A股全面走牛。”

              “東方通信,3000多只股票里才有一只,投資者切勿被幸運者偏差蒙蔽雙眼,跟風炒作之后大概率就是暴漲暴跌。”該人士提醒道。

              拋棄熊市思維  不要“下錯站”

              2014年底,券商股的井噴行情,投資者感嘆“滿倉踏空”。這一次則有不少投資者表示“輕倉踏空”,“2700點、2800點、2900點迅速攻破,根本沒給上次機會。”一位投資者向記者表示。

              當市場還沉浸在空頭情緒中時,滬指從1月4日2440點,一路加速上漲至3000點一線,中途沒有顯著回調。數據顯示,1月4日至今,上證指數累計上漲19.86%,深證成指累計上漲27.03%,創業板指數累計上漲25.19%。

              25日,兩市合計成交10405億元、26日合計成交10977億元,與2018年12月下旬成交金額相比,單日翻了4倍左右。

              “兩市成交額連續兩日均站上1萬億元以上,可以看出市場活躍度已經出現質變,也有更多的跡象顯示增量資金入場的苗頭。”東北證券策略分析師許俊表示,2016年之后偏存量市場的操作模式可能需要改變,轉向趨勢市的操作模式。

              許俊認為,只有在趨勢市的行情中成交量才有4 倍以上的擴張幅度。“近期兩市萬億的成交額與近一年的偏離度正好達到4倍左右的關口,若后續市場成交繼續擴張,趨勢市的結論會更為明確”。

              國信證券策略分析師燕翔表示,“當前市場行情攻勢已經升級,驅動行情背后的邏輯也已經從估值底部利率下行的防守邏輯轉向了信用擴張基本面拐點的進攻邏輯。”

              燕翔認為,在當前信用拐點已經出現之際,后續以上市公司盈利增速為代表的基本面拐點可以期待,這也是決定未來市場行情可持續性和幅度的關鍵因素。

              浙商證券策略分析師曹海軍表示,2014年的牛市實際上是基于經濟企穩基礎,貨幣寬松并不一定推動牛市。不過當前市場反彈的大邏輯并未變,躁動行情還將繼續。短期市場雖存在一些擾動,但仍可參與躁動行情。

              成長股值得關注

              本輪A股反彈行情,全面輪動是最大特征,從風格看,消費、金融、周期、成長順次發力。不過也要看到,近期板塊輪動明顯加速。在此背景下,投資者該如何布局?

              燕翔表示,當前市場驅動仍在于政策驅動風險偏好的提振,市場盈利層面仍將繼續承壓,短期尚難發生驅動力由風險偏好項盈利的切換,風險偏好驅動下,高估值成長股板塊預計仍有表現。

              從配置結構上來看,建議關注三條主線:一是推薦風險溢價回落敏感的科技成長板塊,重點關注電子(OLED)、計算機(金融科技)、通信板塊,新基建領域相關主題;二是受益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及金融供給側改革邏輯,推薦券商板塊;三是推薦階段內高景氣支持下的周期領域漲價品種。

              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戴康表示,行業配置關注國內寬信用的供需兩端:金融以及新基建。首先,全球流動性收緊的節奏進一步緩和;其次,實體經濟能夠產生“信用”需求的四個部門中,新基建是政策阻力最小的方向,將是“逆周期”刺激政策的發力點;最后,從偏股型公募基金披露的2018年四季報的重倉持股數據來看:新基建產業鏈上的周期行業大多處于“低配”狀態。

              中信證券策略分析師秦培景表示,短期策略上依然是彈性優先,從兩個方向把握:一是從事件催化的熱點,建議關注1月社融超預期帶動的“三網”建設投資主線;二是繼續向成長要彈性,在其分化中持續關注有業績的龍頭。另外,中期有業績韌性和景氣向好的細分行業也值得關注。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史考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