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3年市值漲30倍,又跌落神壇閉門三年,漢能薄膜發電私有化方案獲準,回A瞄準科創板?
原創: 張枕河
處于“暫停買賣狀態”已超過三年的港股明星股漢能薄膜發電集團(0566.HK,以下簡稱“漢能薄膜發電”)傳來新消息。
2月26日,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以下簡稱“漢能移動能源”)與漢能薄膜發電集團發布聯合公告顯示,漢能薄膜發電私有化方案獲得香港證監會批準。

按公告顯示的方案,漢能薄膜發電股東將以換股方式獲得新公司股份,并尋求在A股上市。在此之前,漢能薄膜發電曾一度堅持在港股復牌。
曾經的明星股能否涅槃重生呢?
漢能私有化方案獲批 謀求A股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漢能薄膜發電港股私有化方式已經明確不采用現金收購方式。
2018年10月23日,漢能移動能源發布通告稱,決定對持有漢能薄膜發電股票的所有投資人發出私有化要約,收購價格為每股不低于5港元,以現金收購或股票置換。而此次披露的私有化方案中,漢能移動能源強調,已確定私有化僅會通過股票置換(而非現金收購)方式實行。
漢能薄膜發電股票長期處于暫停買賣狀態,此次公告公布的私有化提議為股東提供了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獲得新公司股份。
公告稱,新公司將尋求在A股上市。漢能薄膜發電原股東將有機會在A股市場進行股份交易,并獲取現金收益,此項安排能相對保證漢能薄膜發電股東的整體利益。
對此,漢能移動能源指出,對漢能薄膜發電實施私有化是公司董事會通盤考慮市場環境及政策變化,對旗下不同企業實體實施更加有效的資源整合,瞄準未來發展的重要布局,符合公司長遠的發展利益。
然而漢能薄膜發電能否順利回歸A股仍充滿很多不確定性。此次私有化要約獲批準也僅僅只是邁出了第一步而已。
接受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采訪的業內專家預測,科創板可能將成為漢能瞄準的一個方向。科創板明確支持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國家戰略新興產業,而薄膜太陽能產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產業。展望未來,不排除特別希望回歸內地資本市場的漢能薄膜發電來“蹭熱點”的可能性。
“明星股”的一波三折
作為港股中的明星股,漢能薄膜發電各個發展階段都曾引發市場關注。
作為薄膜太陽能產業的翹楚公司,漢能薄膜發電港股自2014年12月初開始,短短一個月漲幅達到38%。此后的4個月,其股價依舊強勁攀升。在同一期間,同行業多數企業的股價卻在下跌。

然而,2015年5月20日,漢能薄膜發電股價突然暴跌,當日公司緊急停牌。2015年7月15日,香港證監會宣布將漢能薄膜發電強制停牌。
2015年8月14日漢能薄膜發電發布的盈利警告公告顯示,由于公司已暫停或終止大部分與漢能控股成員公司及其他關聯公司的關聯交易,導致2015年上半年來自關聯交易的收入大幅減少,導致公司2015年凈利潤虧損逾122億港元。
直到2016年漢能薄膜發電開始逐漸恢復元氣,2016年上半年即實現扭虧。
2018年上半年,漢能薄膜發電實現收入204.15億港元,同比增長6.15倍,凈利潤73.29億港元,同比增長29倍。
此前,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總體上穩中向好,從經濟增長、就業、企業活力多個角度看,經濟運行處在合理的區間,特別是近年來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為中國經濟注入了新動能,漢能對中國經濟及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充滿信心。李河君表示,漢能回歸A股正當其時。
責任編輯:史考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