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市成交再過萬億元,多家券商服務器崩潰!上一次出現是2015年牛市時
26日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2941.52點,下跌19.76點,跌幅0.67%;深證成指報9089.04點,下跌45.54點,跌幅0.5%;創業板指報1546.99點,上漲10.62點,漲幅0.69%。滬市成交額4924億元,深市成交額6053.1億元,兩市合計成交10977.1億元。
這是A股市場連續第二天成交突破萬億元。在巨額成交背后,今天上午,不少投資者反映,多家券商服務器崩潰出現宕機。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采訪發現,早間崩潰的多家券商服務器已經陸續恢復正常。
早間崩潰的券商服務器現已恢復
今日早間,有不少投資者稱多家券商的交易系統出現崩潰,無法正常交易。“中信系統尚且穩定,華泰還行,國君的一般需要刷新,而招商、興業、華福的已經讓人抓狂了”。




此外,微博上也有用戶反映,銀河證券、平安證券、廣發證券、海通證券、中信建投、華西證券、國泰君安、申萬宏源等證券公司均出現服務器崩潰情況。
經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求證,廣發證券、平安證券目前已恢復正常。記者隨后發現,其他出現崩潰的券商交易系統也陸續恢復。
某大型券商營業部客戶經理小劉(化名)告訴記者:“服務器還是能保證運行。之前最火爆的時候服務器都能保證運轉,畢竟花的錢多,服務器也很貴。但有的券商服務器不是很好,如果人多或者突然使用量增大的話,服務器會慢或者崩潰,之前牛市的時候有過,也是束手無策。”
夢回2015:熟悉的牛市味道
2015年4月20日,中國A股曾出現里程碑式的巨量成交,兩市合計成交達到18025億元,其中滬指成交歷史性地超過10000億元;上交所收盤后發布公告稱當日滬市成交金額為11476億元,深交所成交6550億元。
當時滬市單邊成交超萬億元后爆表,交易所只得更新停滯。中國所有的行情軟件最初設計成交量上限是1萬億元,結果當天,所有的軟件都停留在10000億元這個數字!其后,滬市有14個交易日當日成交超萬億元!深市有6個交易日超萬億元!
當年券商服務器滿負荷運轉,中信證券服務器曾全部垮掉。此后,不少券商花巨資投入建設數據中心以保證交易系統穩定運行。
此次股市回暖,讓不少投資者紛紛想入市賺錢。26日上午,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走訪了幾家券商營業部,表面上看起來似乎與往常區別不大。

但其實內有玄機。某大型券商一家營業部客戶經理小張(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近來開戶明顯增多,但大都是通過手機APP網上開戶,來現場的并不多。此外,最近休眠賬戶重啟的數量明顯增多,來現場開通兩融賬戶的客戶明顯增多了。
機構人士呼吁需謹慎
隨著A股連續大漲,成交更是十分罕見的突破萬億元,牛市的聲音不脛而走。但有機構人士提醒,投資者仍需保持謹慎。
2017年末年滬深兩市總市值63.18萬億元,2018年末滬深兩市總市值48.59萬億元,總市值減少14.59萬億元。按照中登2018年底披露的1.45億投資者數據來計算,可以粗略得出2018年投資者人均虧損10.06萬元。
對于2019年這波行情,有業內人士呼吁要冷靜。前投行人士王驥躍認為,要以平常心看待:一方面,這么大的資金量不可持續,靠資金推動形成的牛市,也是不可持續的;另一方面,牛市氛圍可以讓更多投資者關注股市,掙錢效應有了,股市才可能發展。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日前撰文稱,2015年的教訓歷歷在目。股市當然重要,需要制度性變革推動健康上行。改善預期,改善基本面,方能行穩致遠。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沒有交易量的上漲都不可信,但是這次上漲有交易量,而且突破了萬億元。真正的牛市需要資金,交易量就是資金的象征,所以到底是不是階段性行情看量即可。25日的交易量已經過萬億元,這是真金白銀在入場,而且這是這兩年去杠桿后實實在在的資金,更是難能可貴。退一步講,就算是階段性行情,也是比較長的階段。值得注意的是,不可能天天這么漲下去,大盤漲到這個位置,1.0階段已經結束,后面就要分化了,高位震蕩或在所難免。如果沒有交易量,行情就很難演繹。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史考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