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代化重大規劃出臺!十大任務重點發展這些領域,投資機會不可不知
原創: 常佳瑞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這是我國第一個以教育現代化為主題的中長期戰略規劃。
同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還印發了《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兩個文件遠近結合,各有分工和側重,共同構成了教育現代化的頂層設計和行動方案。
國金證券分析師指出,2020-2035年比此前更為強調“終身教育”,高中、職業教育、高等教育都是未來發展的重點加強方向。
提出長遠目標和任務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分別就2020年與2035年提出推進教育現代化具體目標:到2020年,全面實現“十三五”發展目標,教育總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顯增加,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重要貢獻。到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推動我國成為學習大國、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為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2035年主要發展目標:建成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普及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實現優質均衡的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職業教育服務能力顯著提升、高等教育競爭力明顯提升、殘疾兒童少年享有適合的教育、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為了完成目標,《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了“十大戰略任務”:
一是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二是發展中國特色世界先進水平的優質教育。
三是推動各級教育高水平高質量普及。
四是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
五是構建服務全民的終身學習體系。
六是提升一流人才培養與創新能力。
七是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八是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
九是開創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
十是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根據2035年教育遠景戰略任務,《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聚焦當前,提出了未來五年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十大任務,包括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推進基礎教育鞏固提高、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推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全面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實施中西部教育振興發展計劃、推進教育現代化區域創新試驗、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深化重點領域教育綜合改革。
國金證券分析師認為,根據《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的目標,2020年重點是要加強總體教育實力,繼續增加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平均年齡。目前的教育供給不足,是客觀存在的,需要借助社會各方力量,增加對教育的供給,以實現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平均年限的增加。目前義務教育已經在全國普及,但高中及高校和職業教育的部分,還需要繼續加強。而2020-2035年比此前更為強調“終身教育”,高中、職業教育、高等教育都是未來發展的重點加強方向。
教育行業接連獲政策支持
近期,支持教育行業發展的文件接連出臺,而在多個綜合政策中,教育也被納入重點工作。
2月13日,《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正式發布,指出要把職業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位置。
2月19 日,教育部新春發布會上提出,擬于《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印發后陸續推出配套文件。
2 月19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推動教育合作發展,推動港澳在教育等領域實施的特別開放措施,研究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對港澳投資者的資質要求、持股比例、行業準入等限制。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宣部等18 部門聯合印發《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行動方案》,提出進一步完善普惠性民辦園認定標準和扶持政策,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繼續支持中西部地區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本科學校。
2019 年是教育支持政策不斷出臺的關鍵年,《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為教育行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天風證券分析師指出,《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對幼小初高大階段學校提出相對具體的要求:幼教明確要普惠、要發展公辦園、要完善學前管理體制,這與此前的幼教新規以及1月初開展的小區配套園整頓治理一脈相承;義務教育要鞏固水平、基本實現均衡化、建立長效機制,但對市場較為關注的公民辦教育等內容并未提及;高中要普及發展,未來普高升學率或有所提升,全面平均教育水平向上改善;完善學歷教育與培訓并重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在此前印發的職業教育改革方案已有提及,其有著積極的引導意義。
職業教育、教育信息化等迎利好
2019年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大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已出臺多項實質性鼓勵舉措,包括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建設多元辦學格局;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提高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重要性,賦予其剛需特征,一定程度上刺激職教培訓;推動校企合作全面加深,并給予組合激勵和稅收優惠。
2 月19 日,教育部新春發布會中進一步指出,擬于《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印發后陸續推出相應的配套文件,形成辦好職業教育政策的“組合拳”,后續仍將有多部配套支持政策待出臺印發,包括教師、稅收、招生、收費等多項優惠。
上海證券分析師指出,職業教育政策利好確定性高,疊加經濟下行期就業壓力加大帶來的職教培訓需求上升,同時職業教育的龍頭企業相繼登陸資本市場,進一步加強資金和規模優勢,建議關注職教賽道龍頭企業。在近期教育相關政策回暖背景下,板塊有望迎來修復性行情,尤其港股目前估值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建議關注中教控股、新高教集團、亞夏汽車、開元股份。
在教育信息化方面,2月22日,教育部印發的《教育部2019 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研究中國智能教育發展方案。
專家指出,教育信息化2.0提出要構建一體化的“互聯網+教育”大平臺,逐步實現資源平臺、管理平臺的互通、銜接與開放,各校的智慧校園需求有望繼續上漲,可提供教育一體化系統平臺的企業有望受益。
光大證券分析師認為短期內港股估值修復仍是高教板塊的主要推薦邏輯。考慮到該板塊流動性較低,建議關注低估值的高教標的,重點關注希望教育、新華教育、新高教、民生教育等。在A股方面,分析師建議把握龍頭主線,推薦職業培訓龍頭中公教育、教育信息化龍頭視源股份、三壘股份;同時關注成長主線,建議關注三盛教育、科斯伍德、開元股份、盛通股份等公司。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史考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