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專家:科創板50萬元門檻 并不阻礙散戶間接入市

            2019-02-21 10:00:21     來源:證券日報

              備受各界關注的科創板新規及其系列配套規則的征求意見已于2月20日結束。近一段時間以來,投資者討論較多的是“個人投資者參與科創板股票交易,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的資產不低于人民幣50萬元,并參與證券交易滿24個月。未滿足適當性要求的投資者,可通過購買公募基金等方式參與科創板。”

              不少中小投資者疑問,是不是他們都被擋在科創板門外?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科創板不同于主板、中小板或是創業板,由于科創板允許未盈利的企業上市,因此科創板中的企業估值難度較大,傳統的市盈率和市凈率已經不適用于科創板,對于散戶來說,相應的風險也會隨之加大,所以就更需要有專業判斷能力以及具有豐富投資經驗的機構來衡量科創板企業的成長性。

              中郵證券董事總經理尚震宇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截至2018年底,從A股賬戶市值分布上來看,上市A股流通市值賬戶規模在50萬元以下的占比近97%。因此,可以看出,上交所設置投資者準入門檻50萬元,意在改變投資者參與者結構,要將科創板打造成機構投資者參與的市場,散戶投資者即便想參與,由于財力有限,也只能通過公募基金的形式參與,加上科創板的強信披和嚴退市制度,構建出一個全新的市場,真正實現有序引導資金有效配置,大幅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力圖以科創板帶動A股概念板塊,成為經濟轉型的驅動龍頭。

              董登新認為,科創板設立投資者準入門檻為50萬元,其實是隔離了一部分散戶直接進入科創板交易,但是并不阻礙散戶們通過資管產品或是公募基金間接參與科創板的投資。公募基金投資是把投資標準細分以起到風險分散的作用,并且公募基金大多是以集合產品的形式推出,也較適合散戶們購買,因此散戶參與間接投資科創板既可以得到較高的收益,也可以使風險最小化。

              尚震宇認為,公募基金開發的產品主要以打新、股票、混合、指數和掛鉤指數衍生品等類型為主,投資配置上會偏好具有核心技術、發展潛力、改善產業生態、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公司作為配置標的,投資策略上重倉位持有,并密切關注上市公司行業環境、公司治理、技術動態、市場開拓等各方面的披露信息,結合實際盡調分析,及時調整倉位,與傳統A股市場散戶投資者看K線炒股投機的思路迥異。因此,公募基金作為專業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轉型的趨勢和科創板的歷史戰略意義,作為一個全新的領域,必將是廣闊的藍海。公募基金盈利模式上主要以增加管理規模為主,因此對于這樣一個擴大規模、潛在較大收益的市場,自然會躍躍欲試,積極開發與科創板相關的各類產品。

              董登新表示,目前公募基金中具有特定目的的基金品種有養老目標基金、戰略配售基金。將來還會涌現出一批專門致力于科創板打新、投資的相關基金產品,這種公募基金的出現或形成全新的股權投資基金。這種特定目的的基金品種比普通的公募基金更具有專業性,操作的難度以及投資風險也較高。因此這就要求基金公司有足夠的人才儲備和產品開發能力,開發出滿足中小投資者投資科創板所需要的品種。

            責任編輯:陳靖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