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A股現反彈 險資小幅加倉料持續
記者 程竹
“近期政策暖風頻頻,為長期資金投資資本市場增加新動能。”多位險企人士日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銀保監會陸續釋放鼓勵險資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等信號后,險資積極調整持倉結構,增持估值安全邊際充足且有較好成長性的優質上市公司股票。
保險機構人士介紹,春節假期后A股出現反彈,險資小幅加倉動作有望持續,具體增持板塊預計是大消費、5G、新能源汽車、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方向優質股票。在當前政策與市場靈活反饋機制基本建立情況下,隨著險資參與度提高,股權投資相關修訂細則有望推出。
A股對長期資金吸引力增強
銀保監會近期積極拓寬險資投資渠道主要有兩方面內容:一是鼓勵險資增持上市公司股票;二是支持保險機構加大股權投資力度。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相關政策落地后,險資積極調整持倉結構。業內人士認為,目前,A股市場已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對長期資金吸引力已開始體現。
某華北地區保險資管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年初以來,在諸多利好刺激下,A股市場投資者風險偏好明顯提升。但要看到,中期經濟基本面仍面臨壓力。整體指數性行情預計逐漸演化成局部結構性行情,部分兼具估值安全和中短期業績增長明確的品種仍具一定機會。
川財證券分析師楊歐雯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2月以來出現春季反彈行情,節后中長期資金和短期資金都較大幅度流入。2019年,A股市場主要邏輯為估值修復,疊加當前政策相關利好,吸引銀行理財資金、險資、外資增加A股配置,市場有望迎來增量資金。
川財證券分析師鄧利軍說,歷史經驗顯示,在險資加速流入階段,A股市場整體表現相對強勢。從險資重倉股持股市值變動看,2000年以來險資三次明顯加速流入A股市場,分別發生在2010年一季度、2014年四季度、2016年三季度至2017年四季度。在這三個時期,上證綜指分別上漲約12%、59%和10%。
“險資投資A股市場的比例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楊歐雯說,截至2018年末,險資余額為16.4萬億元,較2017年上升近10%,但受制于資本市場表現和資金收益要求,被用于配置股票和基金的資本占比僅為11.71%,尚不及理論投資上限的一半。
“若假定2019年險資運用余額維持2018年增速,且其投資股票和基金占比提高1個百分點,預計可帶來約2100億元增量資金;提高3個百分點,預計可帶來約2400億元增量資金;提高5個百分點,預計可帶來約2700億元增量資金。”鄧利軍說。
緊跟科技和穩增長兩大主題
多位保險機構人士表示,隨著穩增長政策不斷發力,加之春節假期后A股反彈行情延續,險資增持優質上市公司股票是大勢所趨,小幅加倉動作有望持續。具體增持板塊預計是大消費、5G、新能源汽車、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方向優質股票,整體以逢低配置為主。
楊歐雯表示,目前,100多家險企或給市場帶來增量資金。險資可能會緊扣科技和穩增長兩大主題,具體涵蓋的子行業包括:軌道交通、5G主題及人工智能等。(下轉A02版)
責任編輯:楊希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