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消息影響,今日相關概念股掀起漲停潮。
珠江實業、鹽田港、廣州港、粵水電等多只股票漲停,香江控股、招商蛇口、格力地產大漲逾7%,嶺南控股、天健集團、廣州浪奇等多股跟漲。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最終落地,該主題有望不斷升溫。從投資邏輯角度分析,基建、港口物流、金融等相關公司受益較為明確,相關投資主線值得重點關注。
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現漲停潮
2月18日晚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該規劃是指導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未來建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綱要提出,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
19日一開盤,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聞風而動。

港口物流板塊掀起漲停潮。大灣區內的鹽田港、廣州港、招商港口和珠海港四大港口上市公司全部漲停。
基建、房地產板塊同樣表現搶眼。珠江實業早盤收獲一字漲停板,股價上漲10.09%,買一位置出現11萬手封單。粵水電、香江控股、格力地產等多股一度觸及漲停板,截至上午收盤,上述股票漲幅均在8%以上。
從粵港澳大灣區概念整體表現來看,截至上午收盤,Wind粵港澳大灣區概念指數上漲4.59%,納入該指數的27家上市公司總成交量達到9.21億股,總成交金額69.33億元。
在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大漲的同時,多家上市公司今日回應了規劃對公司的影響。
中京電子稱,公司在惠州與珠海均有制造基地和投資布局,將分享相關長期紅利。
中海達稱,公司已牽頭設立廣東省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將推動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相關自主技術、產品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研發和市場推廣。
銀江股份稱,公司承接了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綜合安防系統工程項目。
創業慧康稱,公司在深圳、廣州、珠海等城市均有信息化項目。
機構建議關注A股投資主線
畢馬威中國副主席、華南區首席合伙人施展芳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推進,對香港、大灣區和內地都是相當好的一個融合。
粵港澳大灣區有很強的金融、科創及制造業基礎。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深圳科創企業占比很大,東莞、廣州等地制造業產業鏈發達。此外,這個灣區是目前全球四大灣區之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有7千萬人口,估計2050年會達到1.5億人口。粵港澳大灣區如能有效打通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促進三個不同關稅區、貨幣區、法律區更有效地交流,將會相當有利于大灣區企業的發展。
具體到A股的投資機會,華泰證券認為,隨著規劃最終落地,粵港澳大灣區主題有望不斷升溫。從投資邏輯角度,基建、港口物流、金融等相關公司受益較為明確,建議關注三條主線:
一、基建
基建投資一方面來源于廣東和香港與澳門的聯通,包括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的建設落地,以及其他基礎設施等;另一方面來源于廣東省內的基礎設施建設。
二、港口物流
灣區的建設有望促進貿易出口,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廣東省全年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82萬億元人民幣,占全國比重為24.5%。如果再加上香港貿易中心每年約8萬億人民幣的進出口(含轉口)貿易額,大灣區有望成為我國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基地。
三、金融
粵港澳大灣區將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優勢,以廣州、深圳、澳門、珠海為依托,打造引領泛珠三角、輻射東南亞、服務“一帶一路”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核心圈。
中信建投建議,關注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以5G為中心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壞境保護、以及科技創新行業的相關標的。中信建投證券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廣泛的產業結構,除了擁有大量高新技術產業之外,還存在許多不同的傳統制造業,這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機器人、新材料、云計算、工業互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先進技術與傳統工業結合奠定了基礎。
東莞證券建議,隨著規劃順利落地,后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將提升到政府重要日程,有望帶動珠三角經濟和產業的快速發展,帶來區域內基建、房地產、機場配套交運設施、港口配套等行業龍頭公司投資機會,建議關注區域內相關行業的龍頭公司。
平安證券表示,從產業發展方向上看,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發展將主要依靠創新與金融的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集成電路、云計算、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經濟領域或將誕生未來的科技巨頭,珠三角上述產業的發展也將顯著受益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
部分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一覽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陳靖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