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71家非上市財險公司去年合計凈利為負 19家虧上億元

            2019-02-19 07:11:42     來源:證券日報

              71家非上市財險公司去年合計凈利為負 19家非上市財險公司去年各自虧損逾億元

              本報記者 蘇向杲 

              隨著2018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陸續披露,備受市場關注的財險公司去年凈利潤數據也隨之出爐。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已經披露償付能力報告的71家非上市財險公司中(上市險企暫未披露相關數據),有38家公司盈利,合計盈利57.5億元;33家公司虧損,合計虧損59.33億元。

              整體來看,上述71家財險公司盈虧相抵,合計盈利為-1.8億元。這也就是說,2018年非上市財險公司凈利為負。此外,大批財險公司出現虧損,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有19家財險公司虧損均超過1億元。

              對此,平安證券等券商研究員認為,2018年財險公司凈利不盡如人意,與受汽車保有量增速的持續放緩(車險是財險業第一大業務)、綜合成本率上升、投資收益下降以及所得稅大幅增提等多因素有關。

              38家財險公司盈利 19家虧損均超億元

              從盈利的財險公司來看,上述71家非上市財險公司中,2018年,僅中華聯合與陽光產險凈利潤超過10億元,其他險企凈利潤均不足10億元。

              從凈利潤介于1億元-10億元的險企來看,目前共有10家非上市財險公司凈利介于此區間,包括英大財險、鼎和財險、永安財險、鐵路自保、陽光農業、國壽財險、中銀保險、美亞財險、北部灣財險、三井住友。

              除上述12家2018年凈利超億元的財險公司之外,有26家公司去年盈利但凈利潤均不足1億元。這與壽險公司不少凈利潤高于1億元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從非上市財險公司凈利潤分布情況來看,去年盈利的38家險企中,中華聯合、陽光財險、英大財險合計凈利潤約為28億元,占了盈利險企凈利潤的48.5%,非上市財險公司盈利方面馬太效應同樣顯著。

              就虧損的險企來看,去年有33家財險公司虧損,其中14家虧損不超過1億元,有19家虧損過億元。虧損的險企中,除一大批近兩年新成立的財險公司之外,還有一些老牌財險公司由于經營不善等諸多原因,去年凈利為負。

              比如,虧損數額最多的一家財險公司,被爆出去年踩雷P2P ,并可能先賠付(有底層資產可以追償)數億元。由于巨額賠付導致償付能力大幅下滑(該險企去年四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152.6%,大幅低于監管線),凈利潤也出現大幅下滑。

              “承保+投資”雙向影響 71家公司合計凈利為負

              從非上市財險公司整體盈利情況來看,受承保端與投資端的雙向影響,上述71家財險公司去年合計凈利為-1.8億元。

              從承保端方面來看,受汽車(車險是財險業第一大業務)保有量增速的持續放緩以及財險公司綜合成本率上升的影響,非上市財險公司去年保費增速趨緩。

              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0770.08億元,同比增長9.51%(2017年為12.72%)。其中,交強險原保險保費收入2034.38億元,同比增長8.85%;農業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為572.65億元,同比增長19.54%。

              萬聯證券分析師繳文超表示,從去年全年的趨勢來看,財險業高開低走,保費增速從1月的17.63%降至全年的9.51%,這主要是受汽車銷量持續低迷和商車費改持續推進影響。另外,在盈利能力方面,“報行合一”效果能否達到預期以及高稅負能否緩解是關鍵。

              此外,去年產險業務賠款增速高于保費增速。數據顯示,去年產險業務賠款為5897.32億元,同比增長15.92%,超過業務增速(9.51%)。受此影響,產險公司去年年末的總資產23484.85億元,較年初下降了5.92%。

              在投資端,“2018年由于權益市場以及長端利率的持續下行,對權益類資產及新增固收類資產配置產生較大壓力,行業全年投資收益率預計在4.3%左右,為2013年以來的最低點。”平安證券研報認為。

              平安證券研報提到,2018年以來,受汽車保有量增速的持續放緩以及費改之下件均不斷下降影響,產險總保費增速持續下降。由于綜合成本率上升、投資收益下降以及所得稅大幅增提,行業 ROE(凈資產收益率)處于歷史低點。而2019年車險行業監管明顯加強,有助于行業逐步規范,后期行業惡性競爭將有緩解,行業效益有望明顯改善。

              就2019年的盈利趨勢,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張芳則表示,隨著車險亂象整治力度持續加大,銀保監會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車險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針對當前車險市場未按照規定使用車險條款費率和業務財務數據不真實兩個方面突出問題,還對進一步加強車險監管提出主要措施,手續費率高漲問題有望得到緩解。因此,財險行業利潤表現在2019年將迎來改善。

            責任編輯:賈振飛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