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英國為何頻頻在南海尋釁滋事?背后邏輯有三

            2019-02-18 08:27:11     來源:北京日報

            1550448766933660.png

            資料圖:南海。(圖源:新華網)

            近來,英國在南海動作頻頻,引起國際輿論關注,也遭到中國政府的強烈反對和譴責。

            2018年9月,一艘英國海軍船塢登陸艦擅自闖入我西沙群島領海,被中國海軍驅逐。2018年12月,英國防長威廉姆森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表示,英國脫歐后將在新加坡和文萊建立軍事基地。2019年1月,英國皇家海軍護衛艦在南海與美國軍機和軍艦舉行聯合軍演,演練通訊、機動等科目。2月11日,威廉姆森在皇家三軍聯合研究所發表演講時又宣布,英國將派遣“伊麗莎白”號航母,攜F-35B戰機前往亞太,展示“硬實力”。

            作為大西洋的島國,英國緣何不遠萬里,來南海尋釁滋事?威廉姆森在該研究所發表的長篇演講,全面闡述了脫歐之后英國的國防戰略,或許可以為解答這個問題提供一些線索。

            威廉姆森聲稱,英國要建立全球軍事存在。他認為,英國遇到了50年來未有之機遇,應抓住這個機遇,恢復舊聯盟、建立新聯盟,作出新的戰略定位。在這個大國競爭的時代,英國不應僅僅滿足于保護好自己的后院。英國是一個全球大國,擁有全球利益。英國在南海周邊建立軍事基地,標志英國自1960年代中期執行的從蘇伊士運河以東地區撤離戰略的終結,英國將成為“真正的全球角色”。

            威廉姆森強調,英國要繼續發揮對全球安全的領導作用。在羅列了英國在歐洲,特別是波羅的海、地中海、烏克蘭、巴爾干等地區所發揮的軍事領導作用之后,威廉姆森指出美國是英國“最緊密的伙伴”,英國要加強“五眼國家聯盟”,要加強與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東盟、日本、韓國和印度等國家的關系,以在全世界實現英國影響力的投送和最大化。有人認為,英國脫歐之后在東南亞建立軍事基地是脫歐入亞的表現,說明英國將把軍事重點從歐洲轉向亞太。這種看法是小看了英國的“雄心壯志”。

            威廉姆森還指出,英國要強化強軍建設。海軍要開發具有多種功能的瀕海艦,并組建兩支由瀕海艦組成并輔之于護衛艦、補給艦、直升飛機的瀕海艦隊,一支將部署在印太地區,另一支游弋地中海、大西洋和波羅的海。空軍要開發大批量能干擾和壓制敵人防空系統的無人機。陸軍將繼續開展裝備現代化建設。九九歸一,所有這些舉措都是為了提高部隊的戰斗力和殺傷力這個根本目標。

            從威廉姆森的演講中,不難看出英國在南海尋釁滋事不是偶然的,其背后的邏輯有三點。

            一是不當二流國家的心態在作祟。二戰結束以來,盡管英國人認識到國家命運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就是不愿接受帝國每況愈下的頹勢,從丘吉爾到現在的歷代政治領導人都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最終導致當前脫歐過程中出現進退兩難的危局。英國在南海尋釁滋事意在展現其“軍事大國”的形象,迎合人們“不服輸”的心態,妄想再現當年日不落帝國的輝煌。

            二是緊跟美國當“小伙計”,刷存在感。英國心很大,但力不足。由于資金緊缺,開發威廉姆森演講中提及的瀕海艦和無人機兩種武器系統實屬紙上談兵,更妄論把軍事戰線擴大到蘇伊士運河以東地區。唯一可做的,便是派一兩艘軍艦跟著美國“大哥”到南海走一走,搞搞航行自由,或者舉行聯合軍演,刷刷“大國”的存在感。然而,當前南海形勢穩中趨好,牢牢處于中國等聲索國的掌控之中,非美英等域外國家“攪局”所能撼動。

            三是擴大武器出口。作為世界上第六大武器出口國,英國在南海尋釁滋事,也有展示其武器、擴大軍事裝備出口、提振脫歐后英國經濟的用意。

            不管英國以何種形式脫歐,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脫歐之后英國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將進一步下滑。英國與其花錢充當美國遏制中國的工具,圖個“全球軍事存在”的虛名,不如面對現實,把寶貴的資金用來發展國內經濟和改善民眾的生活。

            原題:專家解讀英國緣何頻頻在南海尋釁滋事

            責編:姚凌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