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 新疆通過集中實施就業扶貧、職業技能培訓等活動,促進各族群眾實現穩定就業、持續就業、長期就業。
春節長假剛結束,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四個縣的400多名外出務工人員告別家人,前往廣東、江蘇、山東、江西等地開啟就業之路,這趟遠行受益于新疆開展的“就業專項行動”。
新疆伊犁鞏留縣東買里鎮 村民阿熱依·吐爾地巴依:之前在家里待著,現在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多交幾個朋友,多掙些錢,讓自己過好生活,讓爸媽也過上好日子。
在烏魯木齊新疆馕文化產業園里,400多位打馕師傅都來自南疆喀什、和田、阿克蘇等地。在這里,通過培訓上崗后大家每個月會有四千多塊錢的工資收入。
新疆馕文化產業園企業員工 阿布都薩拉木·吐魯甫:我每天跟游客交流,我的普通話越來越好,我希望錢(工資)越掙越高,把爸爸媽媽接來住。
轉移就業的同時,新疆還通過開辦“村辦工廠”等方式,讓大批農村富余勞動力在家門口實現由“農民”到“工人”的身份轉換。
新疆和田村辦地毯廠工人 艾比拜·沙吾提:我來這里(工作)就是因為這里有幼兒園,我可以放心地把孩子放在幼兒園。
在這家地毯廠,400多名員工中一半以上是貧困家庭的婦女。而像這樣的村辦工廠,在和田地區有900多家,帶動就業28000多人。針對大多數貧困群體缺乏就業技能這一特點,新疆加強了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技能培訓,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實施基礎勞動素質全覆蓋培訓,過去一年就有近128萬人次參加了就業技能培訓。
新疆和田市人社局就業科科長 賈春湘:我們針對婦女的培訓種類很豐富,還有村醫、美容美發、烹飪、村級會計等工種的培訓。通過這些培訓,使我們的婦女掌握了一技之長,也都陸續走向了不同的工作崗位。
2019年,新疆將持續推進就業惠民,計劃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達到270萬人次。
責編:紀愛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