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月3日創下階段新低86080元/噸后,滬鎳期貨主力1905合約便展開震蕩反彈,1月30日一度升至97890元/噸,區間累計漲超13%。分析人士表示,近期宏觀環境回暖、市場擔憂淡水河谷礦難事件可能殃及鎳供應以及鎳市基本面向好均支撐鎳價攀升。預計短期鎳價仍存上升空間,但需警惕宏觀經濟層面因素帶來的擾動。
期價持續攀升
30日,滬鎳期貨繼續攀升,主力1905合約最高至97890元/噸,創下2018年11月7日以來新高,收報97480元/噸,漲2550元或2.69%。
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王彥青表示,1月以來,鎳價更多由宏觀層面因素支撐逐漸走高。國外方面,受經濟前景偏弱影響,美聯儲態度逐漸轉“鴿”,年內或不能實現兩次加息,且美聯儲有暫緩縮表的可能,貨幣政策邊際寬松預期給予鎳價一定提振。國內方面,減稅降費政策不斷出臺,且央行通過定向降準、定向中期借貸便利等手段支持實體經濟,也對鎳價形成一定支撐。
王彥青進一步表示,近日鎳價漲幅擴大還涉及到淡水河谷礦難事件。雖然目前并沒有明確的消息表明此次礦難會對淡水河谷鎳產量產生影響,但此次礦難將影響到整個公司運作,從而可能間接影響到作為全球最大的鎳礦生產商淡水河谷鎳供應。
廣州期貨分析師宋敏嘉認為,近期推動鎳價上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鎳鐵新增產能投放進度不及預期,短期內鎳鐵原料供應偏緊,從而導致有南方鋼廠選擇在春節期間大幅減產;其二,國內一級鎳庫存呈現較為明顯的下降趨勢,疊加春節前下游備貨需求較高,亦助推鎳價上行。
短期仍存上漲空間
從基本面來看,據宋敏嘉介紹,庫存方面,上期所、LME兩大期貨交易所的顯性庫存均呈下降態勢,降幅近1.4萬噸/月。鎳礦供應方面,據SMM消息,印尼1月有Harita、Fajar和Toshida三座礦山配額到期且新配額暫未批準,或在一段時間內暫停出貨。菲律賓方面,據業內人士透露,近期剛恢復裝船的塔威地區的礦山SR Languyan因品位調整之后會暫停出貨。鎳鐵供應方面,原定于1月初集中投放的8條鎳鐵生產線進度不如預期,且一度延期烘爐。據SMM調研了解,近期國內華東某大型鎳鐵廠已有兩臺爐子出鐵,約7000噸/月產能,第三和第四臺已經烘爐,雖然投產節奏開始加快,但真正出鐵仍需時間。需求方面,由于廢不銹鋼價格上升,疊加鎳鐵未來供應增量確定性較強,導致高鎳生鐵更具有經濟性,更受鋼廠青睞,春節后鎳鐵廠采購需求或將逐漸增加。預計一季度鎳價或將呈現震蕩上行態勢。
王彥青則認為,一季度滬鎳期價將上演先揚后抑走勢。雖然近期不乏利好消息引導鎳價走高,但由于全球宏觀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仍難改變,宏觀層面需求復蘇仍需時日。
責任編輯:張瑤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