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經濟可持續增長沒問題 不必擔心上市公司整體業績

            2019-01-29 02:18:20     來源:證券日報

              經濟可持續增長沒問題

              不必擔心上市公司整體業績

              擇 遠 

              日前,ST冠福盾安環境兩家上市公司發布業績修正公告。其中,ST冠福預計2018年凈利虧損23億元至28億元,而此前公司預計盈利4億元-5億元;盾安環境預計2018年虧損19.5億元至22.5億元,此前公司預計盈利6460.11萬元至9228.73萬元。

              兩家公司業績大變臉的消息,讓人猝不及防,并引發了市場對上市公司整體業績的擔心。筆者認為,一定程度上說,上市公司業績波動或多或少會受宏觀經濟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的宏觀經濟環境并不差,就整體而言,上市公司業績并不需要過度憂慮。

              在筆者看來,保持經濟增長在合理區間,關鍵是可持續地增長,而不是說要長期保持可持續的高速增長。從目前來看,我國保持經濟可持續增長是不成問題的。

              首先,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將帶動經濟可持續增長。

              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19年要抓好的重點工作任務,第一項就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技術創新將帶來新興產業的崛起,這對促進我國經濟穩定增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如果再具體點說,科創板有望成為科技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這是因為推出科創板可以為創新科技型企業提供新的融資渠道,加速它們的發展,反過來,這些企業的快速發展壯大,也有利于提升促進經濟的增長,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

              基于此,筆者認為,以人工智能和信息技術為主軸,以新經濟為表現,我國的產業結構正迎來新一代“兩輪聯動”的升級機遇,這將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為經濟“增質”奠定基礎。

              其次,基建發力,將為經濟可持續增長提供動力。

              這其中,“新基建”將是關鍵。這一點,從各地陸續召開的兩會中可見一斑:多地提出加快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去年以來,我國在5G、特高壓、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方面,陸續批復了不少基建項目,這些項目有望在今年快速落地。可以預期的是,“新基建”在推動我國科技創新的同時,也將進一步推動經濟新舊動能的轉換,并成為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第三,區域協調發展,將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空間。

              這也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部署的2019年要抓好的重點工作任務之一。筆者認為,區域協調發展所帶來的一系列效應,將提供新的經濟增長空間,為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內生動力。可以預期的是,通過區域協調發展深度化,經濟發展質量會更高,這不僅僅是2019年的目標,更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長期目標。

              當然,讓中國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的動力還有很多,比如,在促進消費方面,提高了個稅起征點,并允許實行多項抵扣;在促進外貿方面,商務部提出了一攬子措施,包括在30個左右重點市場,推進3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14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等。

              綜上,我國經濟增長前景向好可期,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增長在合理區間。在此基礎上,上市公司業績整體向好也是沒有問題的。

            責任編輯:李鋒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