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增速目標調低
全國經濟L型走勢不變
閻 岳
1月28日,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廣州舉行。廣東省省長馬興瑞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2018年廣東省GDP達9.73萬億元,同比增長6.8%;2019年廣東省GDP目標增長6%至6.5%,突破10萬億元大關。
1月27日,上海市公布了2019年GDP預期增長目標,為6%-6.5%,這是上海近10年來經濟增速預期的新低。
至此,據不完全統計,已有15個省市區調低2019年增長目標。
從目前密集召開的地方兩會看,多個省市區調低了經濟增速目標。這或許預示著,2019年我國經濟的整體仍將呈現L型走勢。
經濟L型走勢的說法緣于2016年5月份人民日報對權威人士的采訪。該人士表示,綜合判斷,我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勢。這個L型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
2016年,我國GDP增速為6.7%,2017年為6.8%,2018年初步核算的數據為6.6%。其中,去年經濟的GDP走勢就呈現出典型的L型走勢: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為6.7%,三季度6.5%,四季度6.4%。
今年,我國經濟面臨更為復雜的國內國際環境,官方的說法是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稱,盡管如此,我們更要看到危中有機,要看到中國發展仍處在重要戰略機遇期,特別是要發揮好戰略機遇期一些新內涵的作用。
目前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已經開始發力,目的就是保持經濟的中高速增長。
各省、市、自治區想必已經充分領會了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今年工作的整體安排,根據自身情況對經濟增速目標給予了適當下調。
比如,四川今年的GDP增速目標為7.5%左右,去年為8%;江蘇設定的目標為6.5%以上,去年為7%以上;天津設定的目標為4.5%左右,去年為5%。另外,像北京、安徽等地今年GDP增速采取了目標區間的形式,去年的目標成為今年增速的上限。
2018年地方兩會召開的時候,部分省份的GDP增速目標就經歷過一輪下調。
地方經濟增速目標的下調必然會影響到全國經濟增速目標的設定。最近兩年,我國的GDP增長預期目標均設定為6.5%左右,最終都超額實現了這一目標。
去年年底,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19年經濟藍皮書》根據中國宏觀經濟季度模型預測,2019年我國GDP增長率為6.3%,比上年略微減少0.3個百分點。這個預測與中央對今年經濟形勢的判斷是一致的。
因此,今年GDP增速目標設定有可能會低于前兩年的6.5%,繼續呈現L型走勢。
責任編輯:李鋒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