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從內容到渠道 年貨變化折射消費變遷

            2019-01-28 16:29:26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月28日消息 辦年貨是中國人過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中國的年俗文化源遠流長,全國各地衍生出紛繁多樣的過年民俗,南北迥異,各具特色。雖然各地民俗不盡相同,但是備年貨、送年禮卻是幾乎全國上下的“過年必備”。置辦年貨,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貼的(年紅)、送的(拜年)禮物等等,統名曰之“年貨”,而把采購年貨的過程稱之為“辦年貨”。

              年貨清單與時俱進

              《京都風俗志》云:“十五日以后,市中賣年貨者,星羅棋布。”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年貨或許就是一桌難得吃上的好菜,而現在提到的年貨,幾乎包含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傳統意義上的年貨正在悄然發生改變,數碼家電、家用汽車等等都被列入年貨“清單”。

              隨著人工智能概念的火爆,智能產品在年貨清單中的排名也越來越靠前。年貨是時代的符號。不斷變化的年貨清單里,見證著時代的變遷,記錄著老百姓日益富足的生活。

              從肩挑背馱到一鍵送達

              從傳統集市,到百貨商場,再到動動手指“手機購”,年貨置辦是越來越方便。年貨品種也逐漸趨于國際化,諸如泰國龍眼,澳大利亞牛排等,顯示著年貨與往年的不同。

              年貨內容和渠道的巨大變化,催生物流業的快速發展。以往大包小包回家過年,現在通過智能終端一鍵搞定,朝發夕至已經成為現實,往往是你還在回家路上,年貨就已經到家。《2018年1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今年1月快遞業務量預計完成39億件,同比增長76.4%。

              無形年貨逐漸走俏

              與有形的年貨相比,文娛、旅游等無形年貨也逐漸走俏,成為個性化“年貨清單”里的一部分。一些旅行社紛紛推出過年套餐,游客也可以根據自身意愿定制私人旅行,既有國內旅行,也有國外旅行,這樣的“年貨”很受歡迎。

              如果說過年是一種儀式,那么年貨就是這個儀式的重要載體。從對聯窗花到紅酒龍蝦,從大包小包到快遞電商,在中國人的心中,不管形式怎么變,年貨就是“年味”,那一份溫情始終與家同在。辦年貨表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人們對新年的期盼里,年就這樣靜悄悄地來了。

              (綜合北京晚報、科技日報、經濟日報等)

            編輯: 胡瑩瑩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