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藥材價格下跌 藥卻貴了!家庭常備中成藥漲價調查

            2019-01-28 10:23:23     來源:健康時報網

              (健康時報記者王振雅 圖/文) “小兒感冒顆粒,之前的價格是每盒25元,現在已經漲到49元每盒了。”北京市民王先生買藥時,藥店的李藥師向他推銷到,“感冒藥、止瀉藥等好多中成藥都漲價了,家里常用藥,現在多買些屯著劃算。”

              據了解,復方黃連素片、川貝枇杷糖漿、云南白藥氣霧劑、桑菊銀翹散、藿香正氣口服液等家庭常備藥品均有不同幅度漲價,而作為原料藥的中藥材價格卻普遍下降,對此健康時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

            2018年全國中成藥漲價成常態

              記者走訪多家藥店發現,近一年來,川貝枇杷糖漿由原來的19元/瓶漲到了29元/瓶,云南白藥氣霧劑由27.3元/盒上漲到41.6元/盒,桑菊銀翹散由20元/盒漲價至38.5元/盒,復方黃連素片由8.8元/盒上漲至12元/盒,清肺化痰丸由16.4元/盒上漲至28.5元/盒。

              除了以外,今年以來,多款知名的OTC中成藥都上調了價格,如華潤三九的三九胃泰、感冒靈、強力枇杷露等產品有小幅提價,必康股份旗下的黃連上清片提價幅度超過100%、強力枇杷露提價幅度約50%、安胃膠囊和小兒感冒顆粒提價幅度均超過20%。

              中成藥價格上漲的趨勢,2018年年初,便顯現端倪。2018年2月,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自2018年3月1日起,佛慈制藥對100多個產品全線提價,出廠價平均上調17.6%。提價后,其產品毛利率較同年有所增加。以其核心產品六味地黃丸為例,價格由25元/盒上漲至35/盒后,佛慈制藥發布2018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六味地黃丸毛利率為57.71%較去年同期增長2.81%。

              佛慈制藥提價后開啟了中成藥漲價潮,同年8月,吉林敖東延邊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自9月15日起,安神補腦液10ml×10支規格的零售價格將調整為32元/盒。2018年11月,重慶太極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從2018年11月1日起,公司對藿香正氣口服液的出廠價平均上調11%。同時對藿香正氣口服液的終端零售價作調整。

              2018年12月,安徽省蕪湖市藥品醫用耗材管理中心發布《九華痔瘡栓等三個品種調價公示》顯示,云南白藥膠囊由32元/盒上調至39.8元/盒,漲幅24%;云南白藥氣霧劑由27.3/盒上調至41.6元/盒,漲幅52%;九華痔瘡栓由22.86元/盒上調至45元/盒,漲幅96%。

            \

            四大藥市大部分中藥材價格下跌

              根據多家藥企發布的漲價通知來看,其漲價原因一致指向原料藥成本增加,原料成本上漲。例如,重慶太極關于藿香正氣口服液漲價公告中提出,今年藿香正氣口服液主要原料蒼術等原、輔、包材價格持續上漲。

              然而健康時報記者查詢中藥材天地網發現:2018年,三七、白及、吳茱萸、黃連、黨參、白芍、當歸、蟬蛻等中藥材的價格卻呈現下跌,跌幅為20%~60%。安國藥市作為我國四大中藥材批發市場,2018年度大部分中藥材價格下跌,跌幅為18%~71%。毫州藥市、荷花池藥市、玉林藥市等三大藥市也出現同樣的情況。

              當然,對于一個中成藥來說,構成中成藥的成分通常有4~10多種不等的中藥材。即便是有幾種中藥材呈現價格下跌或者持平的趨勢,但其中一種成分中藥材上漲幅度大便會引起成品藥價格上漲,比如,藿香正氣口服液中的蒼術,在全國市場的漲幅約為4%~35%,最高漲幅由85元/公斤漲至115元/公斤。

              但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在部分的漲價中成藥中也出現了其原料藥價格均下跌的情況。例如由8.8元/盒上漲至12元/盒,漲幅26.7%的復方黃連素片,它由木香、吳茱萸、白芍組成。根據中藥材天地網數據顯示,從全國市場來看,木香價格年跌幅10%~20%,白芍價格年跌幅5%~44%,吳茱萸價格年跌幅19%~30%。

              輔料、包裝、環保等成本增加

              “原料上漲并不是單單只受中藥材本身價格上漲的影響,輔料、藥品包裝等價格上漲了,中成藥也會隨之上漲。”某藥品經理劉利(化名)透露,就比如,對比2016年的價格,紙箱價格上漲55%,紙盒也上漲了20%。

              此外,在中藥材提取、濃縮、精制等前處理過程,整體成本都上漲了。

              “原材料、生產、銷售、監管等各項環節的要求不斷升級。”中國藥科大學國家執業藥師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康震認為,企業為了存活,必須符合各項行業標準和要求,加上人力成本逐年變大就要增加各項成本。中成藥的價格上調也屬正常。

              同時,行業監管也在不斷升級。2017年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和“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其中明確提出全面實施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監管部門對中藥材質量監管趨于嚴格,抽檢和跟蹤成為常態。公開數據顯示,2015~2017年因中藥飲片不合格被收回的相關證書占全年被收回證書的半數。

              目前新版GMP(一套適用于制藥、食品等行業的強制性標準)已經施行,為了達到相關規定要求,藥品生產廠家需要對現有的設備進行改造升級,從而增加了營業成本。

              據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半年度財報顯示,其營業成本較去年同期增加10%。據重慶太極2018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其主營業務成本較去年同期增長27%。

              如何控制家庭常備的中成藥價格,讓百姓享實惠,并非易事。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