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于相信券商不是“哭窮”了:廣發公告降薪,減支增厚業績近2億
原創 戴安琪 萬宇
券商降薪實錘來了!
廣發證券1月25日發布公告稱,鑒于公司經營所涉及的風險事件,公司全面評估后決定整體調減2018年度薪酬費用。調整后,廣發證券2018年凈利潤由37.23億元升至39.12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2018年券商業績普遍下滑,一個重要原因是股票質押風險暴露。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券商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包括東北證券、方正證券(維權)、興業證券、中原證券、太平洋證券和長江證券等,平均每家減值準備約5億元。
頭部券商調減2018年薪酬費用
廣發證券1月25日公告稱,公司于1月10日披露了《2018年12月主要財務信息公告》后,鑒于公司經營所涉及的風險事件,公司全面評估后決定整體調減2018年度薪酬費用,并相應調整公司已披露的2018年12月相關財務信息。
公告顯示,廣發證券12月和全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40億元和95.89億元,調整后12月的凈利潤由3.25億元調整為5.15億元,全年凈利潤由37.23億元調整為39.12億元。
調整前的12月財務信息


金融機構薪酬普降
在資本寒冬之際,2018年上半年券商普遍出現薪酬下降。據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不完全統計,32家券商,除銀河證券沒有公布上半年具體發放員工薪酬外,其余31家均有公布。31家券商上半年共發放職工薪酬380.13億元,同比下降7.6%。其中僅有10家券商增薪,其余21家券商全部降薪。
具體來看,國海證券上半年降薪幅度最大,共發放職工薪酬3.62億元,同比下降32.71%。海通證券、廣發證券、浙商證券、西部證券、國金證券、國元證券、國海證券6家券商下降超2成。
保險機構同樣面臨降薪。日前,華夏保險印發了《關于減編減員控制薪酬的通知》,將減員5%或減少薪資成本5%。

券商2018年整體業績下滑
1月25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了證券公司2018年度經營數據。證券公司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131家證券公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2,662.87億元,當期實現凈利潤666.20億元,106家公司實現盈利。
相比2017年,2018年券商行業整體業績出現下滑。2017年,131家證券公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3,113.28億元,當期實現凈利潤1,129.95億元,120家公司實現盈利。
25日晚間披露的三家券商2018年業績快報便可見一斑:中信建投凈利潤為30.87億元,同比下降23.11%;國海證券凈利潤為0.85億,同比下降77%;東北證券預計凈利潤2億元-3億元,同比下降55%~70%。
東北證券表示,公司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金額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主要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及股票質押項目導致,影響金額約為5億元。
雖然面臨盈利下滑,但業內人士表示,相比十年前,現在的“冬天”算是“暖冬”。十年前的“寒冬”中,會有券商倒閉,即便是龍頭券商也是虧損的。現在的情況比以前好過多了,幾家頭部券商仍舊有幾十億元甚至上百億元的利潤。雖然投行項目大幅減少,二級市場經紀業務交易下滑,但像機構業務基本上沒有下滑,與去年持平。
上述人士還表示,現在中國的資本市場容量足夠大,資本環境足夠友好,創新業務和資本中介業務也足夠多,比如在投行業務上,科創板的漸行漸近將為投行帶來更多增量的業務。
責任編輯:王涵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