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康美藥業:千億中藥帝國的倒塌

            2019-01-24 10:19:56     來源:健康時報網

              (健康時報記者 徐婷婷 實習記者 孔天驕)“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決定對你公司立案調查,請予以配合。”近日,康美藥業收到中國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公告。此事一出,康美藥業原本已暴跌的股價再次迎來重創。

              根據康美藥業官網信息顯示,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目前國內中醫藥產業龍頭企業之一。上市十余載,市值穩居千億,是中醫藥領域的“龍頭股”。

              然而,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其市值一落千丈,蒸發800億元。2019年1月,康美藥業股價繼續跌停。

              康美藥業市值蒸發800億

              《財富》中國500強、上市企業市值百強……在康美藥業身上,有諸多的光環。在2018年美國權威雜志《福布斯》公布的“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中,康美藥業以市值19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200億元)位列全球醫藥行業前列。

              然而,一則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公告,卻讓這家擁有千億“身價”的中藥企業遭遇滑鐵盧。

              2018年12月28日,康美藥業發布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康美藥業進行立案調查。

              隨即,康美藥業股價應聲斷崖式下跌,連續閃崩跌停。2019年1月2日當天以8.29元的價格收盤,1月3日報7.46元,1月4日開盤再次跌停后,收跌4%,報7.16元。截止到1月20日,康美藥業繼續跌停,總值僅剩下370億元,市值金額蒸發超800億。

              康美藥業在公告中表示,將全力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并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不過,對于存在何種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問題未做具體說明。

              對此,2019年1月17日,健康時報記者以股民身份致電康美藥業普寧總部和康美藥業深圳總部熱線,前者無人接聽,康美藥業深圳總部工作人員回復說幫忙轉線負責回復部門,轉線三次均無人接聽,截止發稿日前,尚未收到回復。

              康美自身多次卷入紛爭

              健康時報記者查詢發現,曾一致被市場認為“現金牛”的康美藥業,從2012年開始,關于康美藥業財務造假的說法就引起質疑,并因信息披露違規引起訴訟案件。

              根據裁判文書網信息顯示,2014年8月,一位康美藥業的持股人到證監會進行了實名舉報,詳細說明康美藥業管理層的違法違規行為以及取得證據的途徑。2016年6月,劉志清狀告證監會稱康美藥業管理層侵占上市公司資產十多億元。并指出康美藥業存在虛假陳述、購買土地時涉嫌財務造假十多億元、廣發證券包庇康美藥業財務造假等多項違法違規行為。

              此外,健康時報記者在裁判文書網查詢發現,康美藥業共出現431條結果,其中刑事案由26條,民事案由325條,行政案由35條,并多次卷入貪腐案件。

              2000年至2014年,康美藥業董事長兼總經理馬興田行賄廣東省委原常委、廣州市委原書記萬慶良,涉及金額200萬港元、人民幣60萬元。

              2004年至2011年,馬興田曾行賄原揭陽市委書記陳弘平,共計500萬港元。陳弘平為馬興田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提供幫助。

              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原任廣東省食藥監局藥品安全生產監管處處長蔡明利用職務便利,為康美藥業謀取利益,先后3次收受康美藥業總經理馬某、副總經理李某賄送的現金共計30萬港元。

              裁判文書網顯示,萬慶良受賄1.12億元依法雙開,2016年落馬;陳弘平和萬慶良受賄1.39億元被判處死緩,2017年落馬。

              相關閱讀:

              步長制藥上市一年市值蒸發700億

              2018年1月,正值步長制藥登陸資本市場一周年,其股價卻跌破發行價,市值蒸發700億。媒體認為步長制藥不僅業績讓資本市場大跌眼鏡,藥品質量更是頻上黑榜。健康時報刊文《步長制藥市值蒸發700億》顯示,其重要產品丹紅注射液受國家重點監管,腦心通膠囊多次被曝出質量問題。步長制藥“重推廣輕研發”的經營模式、居高不下的市場及學術推廣費用等問題受到廣泛質疑。

              魚躍醫療董事長被罰3696萬

              2017年8月,健康時報新聞調查版刊發《魚躍醫療涉內幕交易被查》一文,公司董事長吳光明因涉嫌內幕交易,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2018年5月26日調查有了初步結果,魚躍醫療的《關于董事長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的公告》顯示,證監會對吳光明給予警告,作出沒收違法所得919萬余元,處以2777萬余元罰款的處罰。除內幕交易外,吳光明還存在短線交易旗下兩家上市公司的違法行為。

              甘李藥業三啟上市申請

              2018年伊始,國內胰島素巨頭甘李藥業時隔四年再度重啟IPO(首次公開募股)申請,這已是其第三次向上市發起沖擊。不過,正在排隊中的甘李藥業仍尚未完全走出商業賄賂丑聞陰霾。產品結構單一、專利糾葛等問題,也是橫亙在甘李藥業面前無法回避的痼疾。健康時報記者調查發現,甘李藥業在近年業績增長同時銷售費用也逐年大幅攀升,招股書顯示,2014~2017年6月的3年半內,會務費超6.07億元,業務宣傳費超3.3億。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