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5件小事告訴你,全面深化改革為誰而改?

            2019-01-18 12:19:24     來源:人民日報

            五年前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注定要讓很多中國人難忘。

            許多人記住它,是因為在過去5年里,“娃娃進城上學容易了”“寬帶進村”“高鐵開到家門口”這一系列實實在在變化,都開始于這次會議。這些變化不僅影響著千萬普通人的生活,也改變了中國。

            改革開放再出發,全面深化改革這盤大棋局,為誰落子?答案,其實就在這些年發生在中國普通鄉村、社區的幾件小事里。

            故事1.貧困村的光棍娶媳婦了

            2016年兩會期間,習近平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向來自湘西的代表提了兩個問題:“(十八洞村)現在人均收入有多少了?”“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婦兒?”

            他得到了一份可喜的答案:人均收入2015年已經增加到3580元,7個大齡單身漢“脫單”。

            十八洞村的變化始于2013年11月3日。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十八洞村,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理念;不久,十八屆三中全會就明確提出了“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承諾;2016年,“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寫入了“十三五”規劃綱要。

            就在這幾年中,這個2013年人均純收入僅有1668元的貧困村,通過特色養殖、特色種植、苗繡加工、特色鄉村游、勞務輸出等精準扶貧舉措,到2016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8313元,實現了集體脫貧。

            窮山村里的幾個單身漢脫單,似乎是件小事,折射的卻是七千多萬農村貧困人口逐漸實現脫貧目標那種巨大的獲得感。脫貧攻堅很難,尤其是深度貧困地區,更是難上加難,但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就是啃硬骨頭,“無論這塊硬骨頭有多硬都必須啃下!”五年來,中國每年的減貧規模都在1000萬人以上,2019年將“確保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左右”,擁有這份獲得感的人還將不斷增加。

            2.png?x-oss-process=style/w10

            故事2. 景區、鄉村的廁所“美”了

            小康不小康,廁所算一樁。

            過去,談起中國的廁所,很多人的感受很不好。在一些街道、景區等公共場所,廁所臟、亂、差、偏、少,甚至臭味熏天,游客寧愿“憋著”也不愿意踏入;在一些農村,廁所更是“兩塊磚,一個坑,蛆蠅孳生臭烘烘”。小廁所,關乎大民生。

            對此,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建設美麗中國,那樣的廁所可不行!

            2015年4月,習近平就“廁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像反對‘四風’一樣,下決心整治旅游不文明的各種頑疾陋習”。3個多月后,在吉林延邊考察調研時,習近平要求將“廁所革命”推廣到廣大農村地區。

            自2015年起,這場“小角落的大革命”在中國鋪陳開來。截至2017年,全國共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6.8萬座;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從2012年的71.7%提高到2016年的80.4%,不僅當地老百姓歡迎,還贏得了外地游客的點贊。

            按照規劃,從2018年至2020年,全國將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6.4萬座。可以想見,更多的鄉村、景區會因“廁所革命”變靚變美。

            故事3.網速快了,費用降了

            網速慢得像蝸牛,國內通話還要漫游費,用不完的流量不能順延......這些煩惱曾被中國網民反復吐槽。

            對這件“小事”,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推進多個領域的價格改革,“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其中一個重要領域就是電信。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強調:“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這幾年來,運營商提速降費進程被不斷推進:先是降低流量綜合單價、資費,接著取消移動國內長途和漫游費,然后在2018年取消網絡流量漫游費。據工信部2018年統計,移動流量平均資費較2014年底下降91%,固定寬帶平均資費較 2014 年底降幅超過90%。網絡提速降費工作開展三年來,累計讓利超1300億元。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提速降費的“動作”還將繼續,將讓8億多中國網民有更多收獲。

            3.png?x-oss-process=style/w10

            故事4.不再為奇葩證明跑斷腿了

            北京市民陳先生的奇遇2015年登上了人民日報,而且很火。

            為了出境旅游,陳先生需要填自己母親為緊急聯絡人,卻被要求提供材料證明“我媽是我媽”。這份奇葩證明很快引起了人們的共鳴。

            奇葩證明的存在,是與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相悖的。全會明確提出: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減少中央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治理奇葩證明,是簡政放權的一部分。隨后,《關于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基層群眾辦事的通知》、《公安派出所出具證明“五個一律”工作規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陸續出臺,奇葩證明的問題越來越少。

            簡政放權的“紅利”,不只是減少乃至杜絕奇葩證明。多證合一、證照分離、一個窗口等舉措,更是方便了廣大辦事創業者,讓企業“輕裝上陣”。據統計,截至2017年,累計削減審批事項697項,約占總數的41%;清理取消不必要的職業資格許可434項;日均登記企業從2013年的6900戶增加到2017年的1.66萬戶,增長1倍多。

            2019年,隨著簡政放權的進一步推進,將有更多老百姓享受到“辦事跑一次”“只進一扇門”的福利。

            故事5.家門口也能“買全球”了

            2018年的國內大事件中,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最吸引消費者眼球。很多普通消費者通過這場博覽會,見識到各種國際網紅產品:美國蒸烤一體機、擦玻璃機器人“波妞”、肌膚定制型粉底液等等。

            4.png?x-oss-process=style/w10

            長見識只是最輕微的一波福利,人們通過全面深改推出的各種開放舉措在家門口“買全球”,這才是真正的福利。這些年,隨著自貿區建設的推進,中國消費者在家門口“買全球”的便利越來越多了。例如,位于三亞的免稅店,其商品免稅價格低于有稅市場的15%-35%,便宜的價格讓不少游客忍不住“剁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老百姓買進口產品的花費也更少了。2018年5月1日起,我國取消了抗癌藥等藥品的進口關稅。2019年1月1日起,又有一大波進口商品降稅。對13億多消費者而言,進口商品種類越來越多,價格越來越實惠,這都是實實在在的新年紅包。

            貧困村的光棍娶媳婦了、景點的廁所干凈了、網速快了費用少了、開證明不折騰人了、家門口就能買全球了,這5件小事當然不能全面展現十八屆三中全會五周年以來的各種變化:企業減稅減費、個稅改革、高鐵提速……不過,這5件小事關系給很多普通人帶來的生動變化和幸福感、獲得感,足可說明全面深化改革為誰而改——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推出的每一項全面深化改革舉措不變的初心。


            責編:趙寬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