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這樣一種經歷,在嚴寒天氣下瑟瑟發抖不知道公交何時到來,但是卻又不敢輕易離開,生怕錯過;坐上公交之后又不能分心去處理其他事情,唯恐錯過站臺。盲目等車、焦慮坐車,每天花在等車、乘車上的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的時間幾乎成了日常“難熬時光”。
為了解決由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乘車焦慮問題,車來了APP基于大數據分析和智能計算,率先推出了實時站點播報和站點提醒功能,將用戶“不可控”的碎片時間變成時時了如指掌,方便用戶提前安排出行計劃和時間,合理利用車上時間,放心出行,安心乘車。
針對用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中每一個細小的需求,車來了APP將用戶公交出行細分為行前、行中、行后三大場景。
行前,“站點查詢”是用戶啟用APP的剛需,針對此,車來了app盡量簡化查詢入口,為用戶提供便捷精準的實時查詢服務。
行中,是用戶使用車來了APP時間相對較長的一段,當用戶處于公共交通工具這個半封閉的移動空間時,不安感和不適感增強,對于精準查詢公交車站點的需求行迅速增強,此時車來了APP增加了報站功能,途徑的每一站都會有震動提醒,從而消除用戶的不安全感,同時上線語音提醒、即時小游戲、小說閱讀、生活服務(電商商城),資訊瀏覽等功能,使用戶可以在趣味中度過坐車時間,同時不至于出現因趕工作、看劇、聽音樂而錯過報站的尷尬境況。
針對行后用戶的生活場景,車來了加大在生活服務場景的拓展,與摩拜等生活服務類品牌合作,幫助用戶查詢到下車地點附近的地鐵站、共享單車等相關便民功能,為用戶推薦效率更高的綜合性出行方案。用戶還可將常用的路線進行收藏,后續操作蔚為便捷。
結合目前用戶的使用和瀏覽行為習慣,“車來了”微信小程序在2017年正式上線,上線當天訪問人數即超20萬。目前,車來了小程序日活已達到140萬,周留存率達50%以上。
在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的環境下,車來了app自2014年上線以來,憑借在技術、人才、專利等領域的深厚積累, 已覆蓋全國超170個城市,解決了超過1億用戶的實時公交信息查詢難題,成為用戶公共出行必不可少的“朋友”。未來,車來了將攜手更多優質的服務商和合作伙伴,推出更多人性化、個性化的服務和功能,打造更加貼心、有溫度的公交信息查詢平臺,讓公共出行更美好。(本文圖片由元光科技提供)
責編:紀愛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