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助力冬奧會 北京全方位打造“冰雪名片”

            2019-01-15 19:30:36     來源:北京日報

              14日,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舉行主題為“助力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推動本市冰雪運動發展”記者會,圖為記者會現場。 本報記者 方非攝

              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現狀如何?本市冰雪運動發展情況怎樣?有哪些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昨天下午,在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舉行的第二場記者會上,政協委員圍繞“助力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推動本市冰雪運動發展”主題進行了熱議。北京冬奧會籌辦的“行動路線圖”得以呈現。

              一年時間,本市502萬人次參與冰雪運動

              “各部門緊密配合,扎實工作,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市政協委員、市政協教文衛體委員會主任孫學才說。

              孫學才表示,近年來北京廣泛開展冰雪運動,設立了冬奧知識、冰雪運動知識大講堂,走進企業、社區、校園傳播冰雪運動知識。從2014年以來舉辦了四屆“北京市民快樂冰雪季”,2017年至2018年的雪季,本市舉辦了市區級活動336項,吸引了502萬人次參與冰雪運動。

              孫學才特別提到,最突出的北京市青少年冰球聯賽,在去年的聯賽中,29個俱樂部、162支隊伍、2554名運動員參加比賽。還成立了4支青少年冰球隊,1支滑雪隊伍,107支區級冰雪運動隊,注冊運動員達4554名,為后備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

              本市競技冰雪水平也持續提高。孫學才說,北京在原來只有一支專業隊的同時,組建了16支北京冰雪專業隊伍,包括俱樂部在內,共成立了各類冰雪專業隊伍28支。目前北京有77人入選國家隊或國家集訓隊,主要集中在花樣滑冰、鋼架雪車、雪橇、雪車和速度滑冰上。

              冰雪設施也有提升與改善,孫學才透露,目前全市有室內滑冰場37處,41個冰面,室外53座滑冰場地、20家雪場,這些冰雪設施的建設,為冰雪運動的開展和普及奠定了場地基礎。

              “體育產業是朝陽產業,冰雪產業是其中重要內容之一。”孫學才介紹說,北京舉辦了首屆國際冬運博覽會,制定了京津冀體育產業協同發展規劃,支持延慶區打造國際文化體育休閑旅游區,促進了冰雪產業發展。

              推廣“北京模式”,拿出冰雪運動解決方案

              “成績斐然!”市政協委員、北京電視臺主持人李楊薇用四個字來形容冰雪進校園的成果。

              過去的一年,李楊薇采訪了很多學校的老師、學生、家長以及各方面的參與人士,她欣喜地看到,兩年多時間中,北京已探索出了少冰少雪、突破季節性限制的冰雪運動解決方案。比如前門小學引進了滑雪模擬機,幫助學生體驗滑雪樂趣,旱地滑冰、冰球、冰壺等項目也在中小學廣泛開展。

              精準普及冰雪運動已成模式。李楊薇說,中心城區離滑雪場地遠,主要開展冰上活動。大興、順義、延慶等則注重雪上項目的體驗,鼓勵學校利用區域資源優勢,讓學生上冰上雪。“冰雪運動進校園,還以優勢項目帶動了劣勢項目。”李楊薇說,“北京經驗”“北京模式”可進行更多推廣。

              市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干部李妮娜則建議,北京市民可以利用下班時間、周末時間,到周圍冰場進行培訓,這雖會需要更多的免費場地,但也有助于讓市民更多了解冰雪運動。她認為,還可發動離退休人員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通過社區宣傳等形式,讓他們了解冬奧歷史,并推出冰上、雪上活動,比如冰壺運動是老少皆宜的運動,進行改良后,可以向老年人群推廣。

              李妮娜還說,應該建冬季運動發展史博物館,讓更多的人走進冬奧歷史和文化。

              打造冰球名片,助力北京冬奧

              到2022年,北京將基本形成較為完善的冰雪運動服務體系,實現“1248”目標。孫學才解讀說,“1”是指打造一張冰球名片,“2”是指建立冰上隊伍和雪上隊伍。“4”是冰雪產業達到400億元。“8”為到2020年,800萬市民參與冰雪運動。

              打造冰球名片,北京已取得了扎實成效。市政協委員,北京體育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曹衛東說,北京已成為全國冰球人才培養中心,不僅建成了105所冰球特色校,而且在由中國冰球協會主辦的2018全國青少年U系列(中小學生)冰球錦標賽中,北京青少年捧回5個冠軍。北京還在逐步打造成冰球賽事中心,北京體育局已和相關機構達成協議,在同等的條件下,優先考慮北京作為舉辦地,曹衛東說:“2019年世界女子冰球錦標賽將在北京舉辦,北京將打造多元化、立體化的冰球賽事。”

              曹衛東還建議,將北京打造成冰球全國推廣示范中心,“冰球體現勇氣、力量之美,通過冰球文化普及,帶動奧運文化進校園。”他還建議將北京打造為冰球國際交往中心,通過冰球推動中外文化交流、青少年交流。

              探索跨界跨項,加快冰雪人才培養

              冰雪人才的培養、充實和發展,同樣也是委員們談及的熱點話題。

              在曹衛東看來,冰雪人才既包括參賽方面的人才,如運動員、裁判員,也包括辦賽方面的人才,還有科技文化方面的保障人才和社會推廣人才,“經過這兩年的努力,冰雪人才儲備有了很大的提高。”他說,這四類人才培養渠道完全不一樣,其中參賽人才和辦賽人才,采取了超常規的手段,比如跨界跨項的培訓,冰球運動員就有400人在不同運動隊進行訓練,從而彌補了人才的不足。同時,高校近年來加大了冰雪人才的培養力度,設立了相關人才培養專業,研究機構也進行立項研究,助力了人才培養。但他認為,科技文化保障人才和冰雪推廣人才目前還是短板,因此在此次政協會議的提案中,他提及了相關問題:冰雪人才培養應該向縱深推廣。曹衛東說:“中小學校懂冰雪運動的老師還是少,可以利用假期進行培訓,實現就地轉化,實現跨界跨項的培訓,提高冰雪人才儲備。”路艷霞

            編輯: 宋雪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