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有格局的人生有寬度(暖聞熱評·最美退役軍人)

            2019-01-15 14:33:28     來源:人民日報

            【人物】“全國勞模”李萬升

            【故事】1983年,李萬升自愿參軍,表現突出、多次立功,入伍第二年就入了黨。1987年,他從部隊復員,帶著借來的70元錢來到吉林長春,開始了艱苦打拼。從裝卸工干起,到攢錢開副食店,再到1992年二次創業成立公司,幾十年來,拼搏與奮斗是李萬升不變的節奏。飲水思源,致富后李萬升積極回報社會,熱心公益,不僅資助了貧困學生600余人次,還幫扶了100多位孤寡老人和10名老兵……在“全國勞模”李萬升看來,希望這個社會越來越好,力所能及做點好事,一個人會影響一群人,一群人會影響到更多的人,時間長了,整個社會就會充滿正能量。

            【點評】

            一個人猶如一本書,“閱讀”李萬升這本“書”,離不開激情、善心與信念這三頁。

            第一頁充滿激情。懷揣僅有的70元“創業資本”,李萬升干過不少臟活累活:當過裝卸工、開過副食店、扛過液化氣罐……過程雖然艱辛,但農村生活和部隊磨煉讓他能吃苦耐勞,無論工作還是創業,始終都激情高漲。1989年,他將原來的小副食店擴建成一個大副食商店;1992年二次創業辦公司,免費為千家萬戶送液化氣罐。為什么能干得不知疲憊、熱火朝天?因為他明白,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第二頁彰顯大愛。“慈者愛,出于心,恩被于業”。帶動公司員工無償獻血,為地震地區捐款,開展捐資助學、扶貧幫困等活動,李萬升帶領公司上下,讓奉獻成為一種常態、一種習慣,更是一種行動。一個人不只是追求金錢,更要在奮斗中體現自身價值、社會價值。做好事、做善事、做有意義的事,李萬升及其公司員工慷慨解囊、回報社會,他們擁有的“一顆金子般發光的心”,最是珍貴、恒久。

            第三頁刻印信念。李萬升曾在給員工的信中寫道:人生要有自己的格局,“人的格局”即一個人心靈的寬度和深度。的確,創業不易,守業更難,而他將奮斗的成果反哺社會,便是格局所在、信念所系。這一格局閃耀的色彩,是“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的軍人本色與黨員本色。這種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進取的銳氣,何嘗不是我們所需要的精神氣質?

            “是苦難錘煉了我的意志,給了我勇往直前、永不向困難低頭的執著精神。”其實,沙場英姿留存、商海浪頭搏擊,每一滴汗水都不是所謂的“苦難”,而是給予發展、成長的饋贈。但也別忘了,當它順著臉頰流下時,會澆灌腳下的每一寸土地,滋潤人們的心田。(竇瀚洋)

            【網言網語】

            退伍不褪色,燃燒創業激情譜新曲,我們身邊有千千萬萬個李萬升。

            ——@休閑人家

            《 人民日報 》( 2019年01月15日   05 版)

            責編:耿佩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