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南昌行人發生闖紅燈違規行為 可掃碼考試免罰款

            2019-01-12 16:35:25     來源:北青網

            近日,江西南昌針對行人、非機動車逆行、闖紅燈等違規行為制定了一項新舉措,引發關注。行人、非機動車駕駛者,發生違規行為時,可現場通過手機掃二維碼參加“考試”,考試通過可以免除現金處罰。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處獲悉,“考試題”有10道,以交警日常執法中遇到的常見的違法行為為主,題庫會定期更新。交警表示,“掃碼考試免除罰金”比此前規定的“手抄法規”更加有效,“手抄只是機械性地重復,但‘考試’可以讓市民在做題的過程中學習、牢記法規”。不過,交警提醒,免除機會并非不限次數,“為了防范有人反復違章,考試的后臺會留有記錄,每人僅有兩次‘免額’機會,從第3次開始就要交罰金了。”

            事件

            南昌交警推“掃碼考試免罰款”舉措

            下雨天開非機動車可不可以撐傘開車?電動車違法行為會不會被電子警察抓拍?駕駛電動自行車不按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的,應該受到什么處罰?近日,南昌交警推出的一套“考試題”在社交媒體上熱傳。

            這套“考題”共有10道,難度不大,內容均為非機動車通行的相關法律法規。參與答題者都是違法違規行為人,通過手機掃描指定二維碼,進入后臺開始“考試”,可以反復做題,但需要全部答對才能獲得“福利”——免除做題者闖紅燈、逆向行駛等違規行為的罰款。

            不少網友就此展開討論。有網友認為用“做題”代替罰款,可以起到提醒作用;也有汽車駕駛人表示,日常開車上路最擔心非機動車不守規則,建議將“逆行、橫穿馬路、亂停單車”等行為加入題庫;還有網友擔心,罰款具有懲戒力度,只通過考試形式,會不會縱容一部分人反復違章?

            回應

            “考試免除罰款”機會一人僅兩次

            北青報記者從南昌交警處獲悉,新舉措將從1月14日開始在當地正式運行。“目前試運行的效果還不錯,已有約30名違法行為者通過‘考試’免除了罰款。”

            交警介紹,在“掃碼考試”之前,南昌交警在全市設立了40個非機動車交通違法學習點,非機動車發生交通違法后,要接受以下處罰:看交通違法錄像、聽交警現場講解、執勤站崗20分鐘體驗、手抄法規,并接受罰款。2018年以來,對非機動車交通違法共教育、處罰45萬人次。“但手抄法規比較機械,效果不理想。所以現在換成了‘考試’,考試通過的就可以免除罰款。”

            “但免除不是無限次數的”,交警強調,“為了防止部分市民反復違章,目前限定每人僅有兩次‘免處罰款’的機會。后臺會記錄市民每次參加考試的時間、地點等相關信息,第3次開始,則要認繳罰款。”

            細節

            “試題”來自于日常常見違規現象

            交警告訴北青報記者,考試的試題,大部分來自于交警日常執法工作中發現的常見違法違規現象。“比如行人騎自行車、電動車通過地下通道時,一般不下車直接騎過去,這就是違規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推行通過。還有闖紅燈、行人、非機動車走機動車道、逆行等行為。”

            “這些現象,如果只是罰款幾十元,未必能讓違法行為者意識到錯誤,但通過反復答題,可以加深他們的印象,提升他們的安全意識”。不過,交警也表示,“掃碼考試”并非強制性的,“操作比較靈活,一般市民答題的時間約10-20分鐘,如果市民趕時間,主動要求認繳罰款也可以。”

            此外,交警表示,為了防止有違法行為者提前“背答案”,他們會定期更新題庫,也會打亂題目的呈現順序,讓“掃碼考試”不會淪為形式。

            責編:耿佩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