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書法即養生 功到自然成

            2019-01-07 16:27:14     來源:消費日報網

            元旦前夕,因一篇《中原書壇不老松》而成為“網紅”的袁鴻典老師格外忙碌,前來拜訪者、求字者絡繹不絕。他高興地說:“我在教育崗位上干了一輩子,退休20多年了,想不到在書法方面出了名。”

            自從《中原書壇不老松——85歲的書法家袁鴻典印象》在去年10月30日《美中時報》中國藝術版刊出后,新華網、中國網、新浪網、中國青年網、人民美術網以及《中華兒女》雜志社等數百家媒體和微信公眾號競相轉載、轉發,許多人通過融媒體一睹了袁老師的風采和他遒勁有力的書法作品。在去年11月11日舉辦的2018中國永城國際萬人徒步大賽中,袁鴻典老師書寫的“大漢之源”橫幅,更是受到大賽組委會的歡迎。

            出生于上世紀30年代的袁鴻典,退休前是柘城縣一位中學高級教師。他從6歲進私塾開始學寫毛筆字,受到老師的嚴格訓練。那時候,毛筆是唯一的書寫工具,寫不好毛筆字走不出學堂。童年時期的刻苦練習,為他奠定了堅實的書法基礎。認真寫好一筆一畫的習慣,一直伴隨他終生。他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教書生涯里,也一直保持著寫毛筆字的習慣。

            在柘城縣幾所中小學教書的時候,他雖然擔任的是數學課,但由于他國學文化的功底扎實,又擅長書法藝術,校領導常常抽調他去幫助整理材料、寫毛筆字,他因此也成了大忙人。逢年過節,親戚鄰居門上貼的春聯,要他寫;村里人家平時有了喜事,請他寫;學校里出墻報、刷標語,也都是由他來完成。大家都說,袁老師脾氣好,為人隨和,無論是公事私事,隨請隨到,從不計報酬,不講條件。就這樣,即使在文化荒蕪的日子里,他也沒放棄自己對書法的愛好。是生活,人情,逼迫著他把書寫的水平一步步提高。他教過的學生還依稀記得,那時候,校園里,村頭上,到處都貼著袁老師寫的大字。

            “從前也沒有想過成為什么書法家,只是多寫、多練,把字寫得美觀大方。后來,我才開始專攻柳體,又學習了王羲之的《十七帖》等,閱讀了舒同、啟功等大師的作品,讓自己的書寫路徑逐步向名人大家靠近。”袁鴻典先生雖然已是86歲高齡,但說起話來仍然鏗鏘有力,思路敏捷。

            1994年從教育戰線退休之后,袁鴻典把練習書法當做了養生的一種手段,也是他生活中的必修課。無論是刮風下雨,嚴寒酷暑,他從沒有停止過書法練習。除此之外,他還每天堅持讀書看報,時刻關注時政新聞,家里面的黨報黨刊他一天不落地學習。因此,他發自內心的為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而高興,為城鄉發生的巨大變化而欣慰。他書寫的內容也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范圍,與時代發展的步伐相一致。他把自己對書法藝術的追求與社會公益事業結合起來,不計名利,忘掉得失,只要對社會有益,能夠對人們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他就把書法作品相贈送。

            2012年8月,袁鴻典老師應邀參加了由健康時報社主辦,面向全國征集的以“養生、抗衰老”為主題的書法大賽,他的作品獲優秀獎。在平時,他也喜歡書寫與健康養生有關的名言警句,然后挑揀自己寫得比較滿意的作品送人。他把自己的書法練習與思維訓練和身體鍛煉結合起來,每天都要寫上幾個小時,有時候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他說:“我喜愛書法藝術,筆墨紙硯都是我的好朋友,我一天也離不開它們。”

            2013年12月,袁鴻典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以“愿天下老人都健康長壽、開心快樂”為主題的五棵松書畫展。袁老師參展的20多幅書法作品有楷書、隸書、行書、草書等多種書體,所書寫的內容既有唐詩宋詞、名言警句,也有他自己創作的近體詩。他的字體雄健有力,內容健康向上,那力透紙背的書法功力,像他的身材一樣板正、硬朗而又富有“精氣神”,多種字體的融合,顯示了袁老師的書法才藝。

            袁鴻典作品刊登在2018年6月《中國藝術時空》封三(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

            盡管兒孫滿堂,但“晚年唯好靜、一心練書法”是袁鴻典生活的真實寫照。他以積極開朗、樂善好施的心態,把“家和萬事興”“百善孝為先”等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書寫下來,贈送到學校、幼兒園及社會慈善機構。他的書法風格也體現在家教、家風方面。在他兒孫滿堂的大家庭里,時時洋溢著其樂融融的氛圍。他和老伴用勤勞的雙手哺育了兩兒、兩女。如今孩子們已經成家立業,孫輩們也都學業精進。老人家在安享晚年的同時,時時關心著國家大事,他不停地用自己的書法作品為時代謳歌。袁鴻典老師的書法作品目前被多家博物館和個人收藏,同時也被帶到了國外。(圖/文 袁正建)


            責編:張陽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